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苏·奈保尔是加勒比杰出的英文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是出生在加勒比的印度裔人,定居在英国的加勒比人,后殖民世界的游牧知识分子。这种独特的生活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大多关注作为他者的第三世界的文化移置等问题。
后殖民研究是当今非常盛行的一个文学批评领域。奈保尔作为后殖民文学领域最具典型性的作家之一,极具争议性。他对第三世界“半生不熟”的社会所持的政治观点导致了激烈的论战。他却固执地拒绝避免那些不受欢迎的论题,并强调自己作为一名作家的责任应当是反复观察,深入思考。
无论是在他的现实生活中还是他丰富的作品里,对身份的追寻是奈保尔自始至终关注的焦点。围绕后殖民的身份寻求这个主题,本文详尽地分析了奈保尔的小说《河湾》,这部他最具争议性的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政治上的独立虽然给新独立国家带来了一些希望,但殖民主义遗留下的一系列问题却极大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发展。而文化置换和身份危机是后殖民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的困境。
通过主题分析,论文探讨了后殖民非洲不同群体的人们对身份的追寻。这部小说描述了生活在非洲的印度裔人,在非洲独立之后再一次受到驱逐,失去了家园。由于不满东非海岸精神文化上的贫瘠,又远离印度故土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无法完全融入西方社会,文化的置换与身份丧失是他们无法逃脱的命运;而非洲本土人,由于生活在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激烈冲突之中,只能在模仿中寻求一种错误的民族身份。尽管霍迷·巴巴认为模仿有时可以被视为对殖民统治者的一种威胁,可是在奈保尔的这部小说里,模仿只是本土人对殖民者的依赖与落后的体现。他们无法通过模仿确立民族身份,而只能诉诸于极端的民族主义,从而走向毁灭;论文还借鉴了斯皮瓦克后殖民女性主义,对奈保尔作品中少有人探讨的第三世界女性,“属下的属下”,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非洲女性所遭受的双重殖民及对自我身份的追寻。
奈保尔笔下的非洲是一个悲观,阴暗,没有希望的世界。而这与他本人忠实于自己见闻的写作意图是一致的。这也恰好证明了他是一位被自己的真理围攻的作家。作为一位真理的探索者,他写他观察到的和思索的,不顾别人有失公允的指责,继续行走于他孤独的文学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