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从人口学特征、身心健康状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社会支持等多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齐齐哈尔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的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身心健康状况、工作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等。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 3.0,数据分析采用IBM SPSS 24.0。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009份,有效回收率为90.25%。1009名研究对象中低主观幸福感水平者19人,占1.9%,中等主观幸福感水平者417人,占41.3%,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者573人,占56.8%。研究对象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17±12.51。2.不同文化程度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t=3.618,P<0.001),与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者(74.42±12.50)相比,大专及以下者(77.85±13.23)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3.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自评睡眠质量的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自评健康状况越好,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F=107.423,P<0.001);心理状况危险程度越低,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F=232.106,P<0.001);自评睡眠质量越好,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F=58.253,P<0.001)。4.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家庭经济越宽裕,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F=58.253,P<0.001)。5.与工作压力大者(71.12±11.80)相比,工作压力小者(78.21±12.18)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t=9.277,P<0.001);工作——家庭冲突小者(76.59±12.15)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工作——家庭冲突大者(68.91±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5,P<0.001)。6.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总体幸福感均呈负相关(P<0.001),个人成就感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r_p=0.343,P<0.001)。7.精神薪酬满意度与总体幸福感呈正相关(r_p=0.309,P<0.001);高社会支持者的主观幸福感得分(77.23±11.90)高于中低社会支持者(68.35±12.08)(t=9.965,P<0.001)。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评健康、心理状况、自评睡眠质量、家庭经济、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社会支持是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大、自评健康差、高危心理状况、自评睡眠质量差、家庭经济紧张、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中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各因素对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衰竭(-0.343)、高危心理状况(-0.290)、自评健康(-0.161)、个人成就感(0.090)、家庭经济(-0.073)、自评睡眠质量(-0.069)、社会支持(-0.067)、年龄(-0.066)。结论:1.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低水平的占43.2%,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年龄、自评健康、心理状况、自评睡眠质量、家庭经济、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来自医生的精神薪酬满意度、社会支持是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大、自评健康差、高危心理状况、自评睡眠质量差、家庭经济紧张、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低、精神薪酬满意度低、中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3.建议在制定护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促进策略时,从个人、家庭、工作等多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