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自由之路——从柏格森生命哲学观对《金色笔记》的主题阐释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品。莱辛是一位经历特殊却有着强烈的社会和文学使命的作家,被誉为是对人类生活予以深刻分析又能给予拯救之途的饱含道德热情的作家。在《金色笔记》中,她希望以她的创作来反映整个20世纪的社会状况。《金色笔记》所饱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是许多作品无法比拟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曾被批评家称为是描写女性成长和女性解放的经典之作。   莱辛的人文主义思想来源于她的生命哲学理念。生命哲学把揭示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揭示整个世界的奥秘。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绵延”的时间观,并指出处在真正时间中的自我就是绵延以及认识真正的自我需要依靠直觉。《金色笔记》体现了莱辛把自己对哲学的思考巧妙地糅合在她精心创作的小说里,小说的每一部分都对主题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对《金色笔记》的主题进行探讨:剥去虚假的自我或人格面具,重现真正时间中的完整自我。论文主要从小说中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入手,分析在变动分裂的时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本文将从自由女性的感情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对莱辛及其作品的简要介绍,还将探讨《金色笔记》与柏格森哲学的一些契合性。第二部分是对柏格森哲学的简要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自由女性生活的解读,分别从感情经历和精神世界两个方面来说明自由女性生活中所出现的理想高度和现实危机。第四部分着重分析自由女性反思生活并进行自我救赎的探索之路。这个探索之路有自由女性对自由的反思,还有从他人之处得到的启迪以及最终自由女性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界定和选择。同时也将应用柏格森哲学解释主人公从混乱破碎到实现自我完整的过程,从而探索作者追求的自由这一主题。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本文试图通过柏格森对生命的解释,能够比较完整地理解《金色笔记》中的自由女性,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多丽丝·莱辛对自由和人类的思考。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活动日益增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中国与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商贸往来更为频繁。英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