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企业避税对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避税问题在我国日趋严重。从立法和实践上,我国的反避税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反避税的基本概念及反避税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避税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本文在综合分析学术界对避税的不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避税、节税等概念的对比,得出反避税概念。还对反避税进行了博弈分析,并对反避税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论文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反避税的工作现状,并对避税的行为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转让定价、资本弱化、滥用税收协定、避税港避税等国际上通行的避税方法。 论文第三部分论述了反企业避税的对策,这也是论文的重点。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剖析我国目前反避税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反避税立法的想法。在转让定价税制方面,应尽快完善预约定价税制,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在资本弱化方面,应引进安全港模式,限定债务与股本比率。在滥用税收协定方面,在谈签税收协定中,应注意增加反税收协定滥用条款,并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的办法,确保透视法和征税法的正确运用。在避税港避税方面,应采用原则性规定和正列举相结合的方法,明确避税港的范围,建立资本流出的报告制度,并引入受控外国公司税制,对受控外国公司取得的收入,按照会计制度中权益法核算的规定,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在国际税务协作方面,应在谈签税收协定中,增加情报交换专项协定,完善企业的调查机制,简化情报交换手续,以确保及时获取各种相关资料。在税务行政管理方面,应设立反避税专门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并明确政府、外汇管理、行业主管各部门的协作责任,保证税务部门反避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他文献
“语文天生重要。”数学家华罗庚如是说,表述言简而意赅,命题宏大而深刻。  何谓语文?  简言之,语文者,语言文字也。听说读写、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有赖于它,它是人类思维的外壳,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深言之,语文者,文化也、精神也。一国育一国之文化,一族养一族之精神。语文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储存着民族的记忆和思维方式,没有它,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将迷失回家的路,无所皈依,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探究热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武断地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是学会倾听学生的多种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给学生以简单生硬的评价,而是给予富有启发价值的评价。  二、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
高校基金会以接受来自社会的捐赠的方式来补充办学所需经费,支持教育事业,这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NKD教育基金会是依照法律程序成立,针对高校人才培养、奖助学金、奖教金
为了打造理想的语文课堂,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的“细节”处理上下工夫。  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篇  成功的导语在上课伊始就能迅速吸引学生的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  二、 大珠小珠落玉盘——朗读篇  翻阅教材,所有的精读课文都有“朗读课文”的要求,读是不可或缺的。富于语文味的课堂,即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读中含情,读中融情,读中诱情,读中有语感,读中有语文
涵化教育强调教育手段的无痕,要求教学需讲究艺术,关注孩子生命成长。    一、 涵化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式    1.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是涵化语文课堂的起点和基点,有助于通过教师挖掘课文中隐藏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情节,进行创造性构思,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产生学习上的需求,情感上的主动性
[编者按]解读教材是老师们备课的基本功,也是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如何才能高效地解读教材,如何才能把文本细节转化为教学细节?这的确是值得研究的事。本期“课题研究”栏目,我们就以“解读教材”为主题,来看看教材编委钱锡铭先生希望老师怎样解读教材;来看看柳州市教科所陶家伟先生是如何组织老师们进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解读教材能力”的课题实验的;再来看看柳州市的这个课题组老师在解读教材方面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