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呢?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探究热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武断地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是学会倾听学生的多种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给学生以简单生硬的评价,而是给予富有启发价值的评价。
二、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感到“易”“趣”“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特级教师林莘在执教《鲸》一文时,创设这样一组情境:海洋公园引进了一头鲸鱼供游人观赏。为吸引游客,院长请人在公园门口画了这样一张海报——在一个鲸鱼缸里游着一条正在“喷潮”的鲸鱼。海报下方还写着一行介绍鲸的文字:“鲸,鱼类,生活在海洋中,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海报一贴出,游客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游客们在议论什么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评评这张海报吗?这一情境的创设,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文字材料中寻求依据。
三、 寻找探究疑点,打开探究之门
笔者认为,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寻找探究疑点。
1.觅矛盾。课文中的一些“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抓住这样一些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探究,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匠心。请看《二泉映月》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2自然段,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泉边赏月,师傅告诉阿炳能听到泉水非常奇妙的声音。“奇妙”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十分神奇美妙、悦耳动听的声音。
师:那么课文第4自然段写道,“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阿炳又来到了二泉边,这次他听到的却是叹息声、哭泣声、倾诉声、呐喊声……”这声音奇妙吗?
生:不奇妙。
师:为什么?
生:这和阿炳坎坷、不幸的身世有关。身世决定了阿炳内心所能听到的声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抓住了师父说泉水的声音很奇妙,而阿炳听到的却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这一矛盾冲突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发现。这种探究性的争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主动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探究疑点,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抓关键。关键问题往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等就是关键性问题。抓住这些关键性问题,以其为探究点能活跃学生思维,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四、 授之以渔,提高探究成效
探究能力的提高源于探究实践的深入。因此,教师应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传授一些探究方法。
1.立足文本。首先是注重文本关键字词句的落实,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丰富的内涵,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文本,自主探求,实现自由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刚开始,学生只说出因为司马迁完成《史记》用了整整18年时间。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学生领会到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还研究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可以说写《史记》几乎耗尽他毕生的心血。我又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课题中的“发愤”一词再说说。于是学生又领悟到司马迁受酷刑后把写《史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是《史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教师在引导探究的同时,始终教育学生立足文本,从文中领会其深刻含义。
2.回归生活。生活是语文之源。学生在一种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心境下学习,各种灵感才会活跃起来,思维才会长上翅膀,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学生提出:“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但在诗中为什么没有提到读书,只写了池塘呢?”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池塘与读书有什么联系?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读书要源源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五、 智慧理答,体验探究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看问题的角度,对同一问题常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
一、 融洽师生关系,唤醒探究热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武断地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是学会倾听学生的多种看法;不是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是给学生以简单生硬的评价,而是给予富有启发价值的评价。
二、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情境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感到“易”“趣”“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特级教师林莘在执教《鲸》一文时,创设这样一组情境:海洋公园引进了一头鲸鱼供游人观赏。为吸引游客,院长请人在公园门口画了这样一张海报——在一个鲸鱼缸里游着一条正在“喷潮”的鲸鱼。海报下方还写着一行介绍鲸的文字:“鲸,鱼类,生活在海洋中,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海报一贴出,游客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游客们在议论什么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评评这张海报吗?这一情境的创设,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文字材料中寻求依据。
三、 寻找探究疑点,打开探究之门
笔者认为,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寻找探究疑点。
1.觅矛盾。课文中的一些“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抓住这样一些问题引领学生展开探究,就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匠心。请看《二泉映月》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2自然段,小阿炳跟着师傅来到泉边赏月,师傅告诉阿炳能听到泉水非常奇妙的声音。“奇妙”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十分神奇美妙、悦耳动听的声音。
师:那么课文第4自然段写道,“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阿炳又来到了二泉边,这次他听到的却是叹息声、哭泣声、倾诉声、呐喊声……”这声音奇妙吗?
生:不奇妙。
师:为什么?
生:这和阿炳坎坷、不幸的身世有关。身世决定了阿炳内心所能听到的声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抓住了师父说泉水的声音很奇妙,而阿炳听到的却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这一矛盾冲突发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发现。这种探究性的争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主动去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探究疑点,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抓关键。关键问题往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等就是关键性问题。抓住这些关键性问题,以其为探究点能活跃学生思维,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四、 授之以渔,提高探究成效
探究能力的提高源于探究实践的深入。因此,教师应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传授一些探究方法。
1.立足文本。首先是注重文本关键字词句的落实,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丰富的内涵,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文本,自主探求,实现自由表达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时,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刚开始,学生只说出因为司马迁完成《史记》用了整整18年时间。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学生领会到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他还研究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可以说写《史记》几乎耗尽他毕生的心血。我又接着引导学生联系课题中的“发愤”一词再说说。于是学生又领悟到司马迁受酷刑后把写《史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是《史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教师在引导探究的同时,始终教育学生立足文本,从文中领会其深刻含义。
2.回归生活。生活是语文之源。学生在一种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心境下学习,各种灵感才会活跃起来,思维才会长上翅膀,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观书有感》一诗时,学生提出:“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但在诗中为什么没有提到读书,只写了池塘呢?”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池塘与读书有什么联系?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读书要源源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五、 智慧理答,体验探究乐趣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看问题的角度,对同一问题常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学会从多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