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判断是影响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人们如何做出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判断的差异性,是道德心理学研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道德两难的情境当中,人们可以根据行为的内在性质来确定其道德性,也可以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其道德与否,它们依赖于不同的心理过程。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来看,基于行为内在性质的道德判断是一种自动、快速的道德直觉反应,但它不只是情绪意义上的道德直觉,还包含着规则性限制的自动作用;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则是一种分析、反思的认知控制过程。而对于人类历史上新的道德问题时,基于道德原则限制的推理和反思也十分重要。但是要理解道德判断的差异性,仅仅从心理过程方面来探讨还是不够的。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自己决策和为他人建议、与自身相关和自身无关等不同的条件下,道德判断明显存在差异。在一些个人两难情境中,功利主义显然触犯基于个人权利的道德直觉,但是自我联系和社会联系感却促进功利主义的判断。而一些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中,基于功利的判断与基于道义的判断几乎一样多,但这些功利主义的判断与自我以及基于结果的分析过程关系如何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将从情境条件和个体特征两个层面,考察基于结果分析和基于道义直觉的双过程与自我因素对于这些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的影响,包括四个研究。研究一是在自我条件下,考察行为有意性、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情境线索是否影响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的道德判断,包括实验1-3。研究二是考察对于他人行为进行判断时,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线索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包括实验4和实验5。实验4是对他人的功利或非功利行为进行单独评价,实验5则是对于功利或非功利行为进行联合评价,两个实验还考察了对他人行为情绪感受的自我报告。研究三和研究四分别是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考察个体的思维方式与个体或集体取向的自我构念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道义立场、情绪因素对于直觉或理性的思维、自我构念的个体或集体维度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否存在调节或者交互影响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对于高冲突的个人两难情境:(1)在自我条件下,道德判断对于有意性、结果增强和伤害关注的情境线索不敏感;而在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结果增强的线索使得被试更加支持他人的功利行为,并减少对功利行为的愤怒感受;(2)理性与直觉思维组在自我条件下的道德判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对他人行为的恰当程度进行判断时理性思维的偏好程度(认知需求)与功利主义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3)自我构念的个体取向组在自我条件下的功利主义判断高于集体取向组,对他人功利行为恰当程度的评价也高于集体取向组;(4)道义立场(理想主义的伦理立场)的强度对于个体维度和直觉信念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5)对他人功利行为进行恰当程度评价时,理性思维偏好与自我构念的个体和集体维度之间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6)对他人功利行为的愤怒或厌恶评价,减少了个体维度和理性思维对他人功利行为恰当性评价的促进作用,而较高的悲伤感受使得集体维度预测更高的功利主义而不是更低的功利主义。对于做为对照的(生命相关)非个人两难情境:(1)获救者数量增加和伤害关注的线索分别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促进了功利主义判断;(2)对他人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直觉思维偏好与恰当程度、赞成与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自我构念的个体取向组和集体取向组在自我或他人条件下的道德判断没有显著差异;(4)道义立场的强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悲伤、同情的情绪感受对于集体维度的作用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得到2个主要的结论:(1)在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中,功利主义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与基于结果分析的推理过程有关,而对伤害限制或直觉过程的影响不敏感;(2)自我构念的个体或集体主义维度影响高冲突个人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但其作用还受到道义立场和情绪感受的调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