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假北紫堇生物碱等成分含量测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onv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北紫堇(CorydalispseudoimpatiensFedde.)为罂粟科紫堇属草本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等地,生于海拔2850-4500m的山坡或山谷的石砾处。紫堇属植物含有相对丰富的生物碱类成分,如紫堇灵、异紫堇灵、乙酰紫堇碱、乙酰异紫堇碱和6-乙酰紫堇灵等。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紫堇属植物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抑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肿瘤和抗炎等生理作用。在传统藏医药中,紫堇属植物被广泛用于解毒、肝炎、胃炎、高血压等病症的治疗。然而,关于假北紫堇化学成分组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报道极少。为了明确假北紫堇的化学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藏药资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假北紫堇化学成分以及抑菌活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和结论:  1.采用4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优化假北紫堇全草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得到了假北紫堇全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mL/g,提取时间100min,提取温度为53℃,乙醇体积分数为73%。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提取得率可达1.62%。响应面法筛选出的假北紫堇全草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方法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2、以苯并[b]吖啶酮-5-乙基对甲苯磺酸酯(BAETS)为柱前荧光标记试剂,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的5种三萜酸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71-1.02ng/mL。应用该方法对假北紫堇不同组织的三萜酸进行含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假北紫堇各部位中三萜酸成分相似但含量存在差异,叶中三萜酸含量明显高于花和根。假北紫堇叶中白桦脂酸和齐墩果酸含量丰富,分别为30.21μg/g和25.32μg/g,其次为假北紫堇花。  3、以荧光试剂2-(4-氨基)苯基-1-氢-菲[9,10-d]咪唑(PIA)作为探针,建立了一种基于柱前荧光衍生技术快速测定23种脂肪酸的方法,在65min内实现了23种脂肪酸的基线分离。该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0.16-0.51ng/mL。该方法成功用于假北紫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假北紫堇的不同组织中均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含有的饱和脂肪酸种类集中在C14-C19,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有C18∶1,C18∶2,C18∶3和C20∶4。花中总脂肪酸含量最高,高达4113.07±1.21μg/g,根和叶中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  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假北紫堇粗提物中的5种生物碱(小檗碱,比枯枯灵,紫堇灵,原阿片碱和乙酰紫堇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紫堇灵在假北紫堇中含量最高,达到2.17mg/kg,其次是比枯枯灵和乙酰紫堇。选取5种菌株,对粗提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测定了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两个指标。假北紫堇粗提物对所测菌株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对屎肠球菌、神户肠杆菌和蕈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mg/mL,12.5mg/mL和12.5mg/mL。
其他文献
虻虫系虻科昆虫腹带虻(TabanusbivittanusMat.)等的雌性虫体[1]。本文首次对宝鸡虻(TabanusbaojiensisXu)中蛋白聚糖进行了药学研究,药理研究表明虻虫蛋白聚糖成分抗血栓活性
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的重要细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表现为高分化的收缩表型以及极低的细胞增殖率,多种生长因子、分裂素、炎性介质、机械应力的改变以及急慢性血管损
目的:   研究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的毛叶黄杞(EngelhardtiacolebrookianaLind1.exWall.)茎皮的化学成分,并对相关成分化学结构的光谱进行解析;对其总黄酮部位(TotalFlavon
目的:以凝胶性质热塑性聚氨酯TecophilicTM(TG)膜为载药材料,评价水难溶性辣椒碱透皮膜剂对药物的吸收及释放性能。  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辣椒碱在不同溶剂介质
目的:对广西特产药材山绿茶Ilex hainanensis Merr.的原植物形态及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并用TLC方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对山绿茶不同炮制品中总
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Coenzyme A ligase,4CL,EC6.2.1.12)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它参与植物最多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是这一代谢途
本文对治疗肺炎支原体的中药新药—芩百冻干粉针的制备工艺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简单概述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方向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冻干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发展,系统全面的介
中医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中、西医理论的差异,使中医药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只是有限地走出国门,直到最近的一百多年,随着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茯苓多糖(PCP-Ⅰ和PCP-Ⅱ)对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和乙肝重组蛋白抗原(HBsAg)的佐剂活性。  方法:  茯苓采用60℃水提、醇沉、透析和冷冻干燥获得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ouricum DC.)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其提取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近年来研究发现北豆根中的蝙蝠葛碱(Dauricine)和酚性总碱对脑梗塞和心肌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本项研究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药5类新药的标准和中药注射剂研制的技术要求,并按照《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及《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