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态制剂是由调理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改善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加工制成的添加剂。微生态制剂能够在数量或种类上补充肠道内所缺乏的正常微生物,可以调整或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开菲尔和芽孢杆菌的接种比例,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优化,确定了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最佳培养的条件;在最佳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对混合培养后发酵产物进行了部分生理活性的研究。(1)以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高密度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和大豆分离蛋白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了优化。高密度培养基:选用乳清粉和葡萄糖作为碳源,二者的最佳比例为乳清粉:葡萄糖=2:1;选用浓缩乳清蛋白和脱脂乳作为氮源,二者的最佳比例为浓缩乳清蛋白:脱脂乳=2:3。最终确定的高密度培养基的成分组成为(/L):乳清粉:54g,葡萄糖:27g,浓缩乳清蛋白粉20g,脱脂乳粉:30g,酵母粉7.63g,硫酸镁0.2g,硫酸锰0.03g,碳酸钙6.20g。脱脂乳培养基:10%(w/v)脱脂乳,3%(w/v)葡萄糖。大豆分离蛋白培养基:10%(w/v)大豆分离蛋白,3%(w/v)低聚果糖。(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最佳培养条件,即:开菲尔与芽孢杆菌的接种比例为2:1,接种量为4%,培养温度28℃和培养时间20h。在该培养条件下,产品中的活菌总数含量较高,乳酸菌为6.14×1010,酵母菌为6.80×109,芽孢杆菌为3.78×1010,活菌总数为1.06×1011。(3)对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进行了降解胆固醇的评价,并对体系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降解胆固醇的实验中,高密度,脱脂乳和大豆蛋白混合体系的胆固醇去除率分别为61.82%,58.11%和52.21%;三种混合体系均产生胞外多糖,以大豆蛋白混合体系产生的多糖最多,达到691.54mg/L,高密度混合体系和脱脂乳体系产生的多糖分别为514.16mg/L和216.54mg/L。(4)对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体系产生的蛋白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对致病菌的抑制实验中,三种混合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密度培养基,脱脂乳培养基和大豆分离蛋白培养基的蛋白酶活力分别为205.54u/mL,125.35u/mL和146.24u/mL。(5)研究了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的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微生态添加剂可以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同时能够增强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其他文献
南京市九龙中学是江苏省首批示范初中。学校秉承"幸福偕行"的办学理念和"志存高远乐在其中"的校训,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健康的身心、平和谐的人际"为育人目标,以课程建设引领德育工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一直广泛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会
<正>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是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在危害的一组睡眠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长及有年轻化趋势。若睡眠呼吸暂停症状不及时干预治疗,可以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
培养高中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不仅是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高中生实际的物理实践能力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急需找到能够走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保险业的发展和关注日益增强,保险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效益增长迅速。2014年,保险行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行业资产规模突破10万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
新生代农民工"半市民化"问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其演变历程伴随着城乡二元制度的发展而曲折多变。由于制度缺陷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资金
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持市场竞争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短缺,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产燃料和化学品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经稀酸催化水解产生木糖液,再经脱色、浓缩、离子交换、
<正>2014年以来,河南、山东等地,一直在为本省城市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而努力。近期多地召开2015年经济工作以及其他相关会议,均称已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并开始部署
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析三维复杂目标的电磁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计算电磁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的高效求解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能够在有限的计算机资源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