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来关于姓氏溯源及文化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本文则转换视角,并依据出土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具体梳理了廖、趙、邾、徐、鄧、鄭、邿、番八个姓氏的历时用字情况。在前人关于姓氏起源、发展、演变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八个国族姓氏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着重探讨与该姓氏有关的字形以及其间的关系。八个姓氏的主要用字情况如下:“廖”姓(严格来说当是“廖”氏),西周春秋时用“蓼”记录,春秋时用“鄝”记录,春秋晚期用“飂”记录,汉代开始用“廖”记录。其中,“蓼”、“飂”、“廖”字当是借字记录;“鄝”字当是从“翏”增添“邑”旁所分化出的专用字;后世文献用“廖”记录。国族氏名{趙},春秋时期始见。用“肖”记录当属假借;“”当为从“肖”增添“邑”旁的专用字;用“趙”记录当属假借;“赵”属“趙”的简体,为现代通用。国族氏名{邾},西周早期假借“”字记录,西周晚期用专用字“邾”字记录。春秋时期除沿用此俩字记录外,习惯用“鼄”通假记录,个别也通假用“朱”字记录。现行通用“朱”字记录。国族氏名{徐},目前所见材料,西周金文中尚未见。春秋金文或假借“余”字记录;或从“余”增添“邑”旁分化专字“?”记录;后或假借“徐”记录。现通用“徐”记录姓氏{徐}。国族氏名{鄧},两周金文假借“登”字记录,其中假借登的异体、记录,但情况不多;春秋中后期多用增添“邑”旁分化的专用字“鄧”记录;现通用“邓”记录,与“鄧”互为繁简关系。国族氏名{鄭},西周金文假借“奠”记录,春秋金文或沿用“奠”字记录;或用从“奠”增添“”旁分化的专用字“”记录;或用从“奠”增添“邑”旁分化的专用字“鄭”记录;“郑”为其简体字,现行通用。国族氏名{邿},西周金文假借“寺”字记录,当属假借;春秋时期铭文或沿用“寺”字,而大多用从“寺”增添“邑”旁分化出的专用字“邿”记录,《百家姓》中已无“邿姓”。国族氏名{番}见于两周铜器铭文,假借“番”字记录。春秋时期或用从“番”增添“邑”旁分化出的专用字“鄱”记录。汉时假借“潘”字记录,一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