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显示,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支撑性,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如今,文化早已与经济、政治并驾齐驱,十七大报告更是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然文化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方法,目标都做了细致全面的论述。自此,我国的文化体制也进入了一个改革的高潮。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进行改革,以达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强省的目的。但由于河南省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文化领域旧有的管理体制根深蒂固,文化建设缺乏活力,长期落后的文化建设使得文化基础设施短缺,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文化建设人才匮乏,这些造成当前河南省的文化体制改革的难度十分之大。河南省在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针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召开高层会议,足以见得长期存在的文化体制与河南逐步开放的文化市场不相协调,文化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各种关于河南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增多,这对我省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学理视角切入,从文化、文化建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体制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入手,回顾以往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经验,总结当前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从实践角度提出一些继续推进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