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离不开中药的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就是中药材制作法的一个新的研究成果。这种新的制剂法将药材经过现代化的加工工艺制作成易溶的颗粒,并保持药效不变。患者按照处方对配方颗粒进行选取混合,用开水冲服即可,非常方便和安全。为了推广中药配方颗粒,促进其更广泛的应用,厂家需要制造出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根据处方配中药的机器,供医院、药店等使用。这就是我们研制中药智能配药机的目的。中药配药系统分为硬件和管理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包括一个排列着400余个药盒的储药柜和一个取药装置等;管理软件运行在一台和取药装置相连的上位计算机上,接受用户输入的处方,控制取药装置取药,以及对处方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开发这个管理软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软件开发不仅仅是编制程序,更重要的是对这一活动的复杂性进行规划和管理,就是用软件工程的方式更科学地开发软件。其中,软件工程提出的各种过程模型是它最为重要的成果。实践表明,采用不同的过程模型进行开发其结果可能差别很大。2001年,一些计算机领域的顶尖专家联名发表了敏捷宣言(Manifesto for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提出了敏捷价值观和一些原则。敏捷思想代表的是一系列的软件过程模型所体现的特征。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简称XP)是一种符合敏捷原则的软件过程模型,比传统的软件过程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尽管极限编程的概念早在几agilealliance.org<WP=3>年前就已经提出,然而采用极限编程过程进行软件开发还未成为主流,因为实施XP需要具备一些严格的条件。本文详细记录了作者组织软件开发小组采用极限编程过程模型来开发中药智能配药机的过程。其中,我们基本上实践了极限编程的所有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用户素材(User Stories)”这一工具理解用户的需求。实践XP的计划游戏过程,首先以探究的方式估算开发速度,制定发布计划和迭代计划。全过程实践了测试驱动开发(Test Driving Development),使用的是专门针对Visual Basic 6.0的单元测试工具VBUnit。实践了成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开发小组4个人两两组成了2对,完成一次迭代周期后再次重新组合。制定了一套VB代码编写的规范并在编写代码中严格的遵守。目前,管理软件已经经历了先后7个版本,现在正在进行更为细致的测试和维护,以期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