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发症的手术技巧探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不同手术技巧(包括顺逆结合法与逆行法切取、吻合与不吻合小隐静脉、瓣部斜行设计与常规设计切取)对皮瓣存活相关并发症(以下简称并发症)的影响,总结减少该皮瓣并发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11年3月所行201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资料和手术图片。患者年龄3-78岁,平均32.5岁。皮肤软组织缺损病因:外伤165例;肿瘤4例;不稳定疤痕9例;慢性骨髓炎并溃疡11例,并窦道形成5例;慢性溃疡并截瘫3例,并静脉回流障碍3例,并外周动脉疾病1例:创面位于小腿下段、踝部、跟骨区、足背,均合并骨、关节、肌腱和(或)跟腱外露。旋转点位于外踝尖上4-19cm,皮瓣大小5cmx4cm-20cm×15cm。根据皮瓣存活及有否并发症,将皮瓣分为三类:无并发症(完全存活)皮瓣、主要并发症(部分坏死)皮瓣和次要并发症(包括表皮坏死、边缘坏死和伤口裂开)皮瓣。42例皮瓣采用逆行法切取(逆行组),159例皮瓣采用顺逆结合法(先显露筋膜蒂部腓动脉穿支再逆行切取皮瓣)切取(顺逆组)。修复累及跟底创面的皮瓣51例,8例皮瓣内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静脉吻合组),43例不吻合(静脉未吻合组)。修复足踝部横行或小腿下段胫前纵行创面的皮瓣76例,50例采用瓣部斜行设计法切取(斜行组),26例采用常规设计法切取(常规组)。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201例皮瓣,完全成活148例;部分坏死25例(12.4%),11例植皮、5例二期缝合、1例换药、5例另行局部皮瓣覆盖后创面愈合,3例截肢消灭创面;皮瓣边缘坏死16例,6例二期缝合、10例换药后创面愈合;表皮坏死8例,创面均自发愈合;伤口裂开4例,均二期缝合后创面愈合。仅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联合简单的二期处理成功闭合创面193例(96.0%)。术后患者随访2周至72个月,平均6.2个月。顺逆组中皮瓣旋转点和瓣部位置调整(6例向上、3例向下调整)9例,6例完全存活、1例部分坏死、2例表皮坏死。顺逆组主要并发症率(10.7%,17/159)和次要并发症率(11.9%,19/159)均低于逆行组(19.1%,8/42;21.4%,9/4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顺逆组总并发症(包括主要及次要并发症)率(22.6%,36/159)低于逆行组(40.5%,1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吻合组和静脉未吻合组的主要并发症率分别为0和11.6%;次要并发症率分别为37.5%和16.3%;总并发症率分别为37.5%和2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行组主要并发症率(6.0%)和总并发症率(22.0%)均低于常规组(23.1%和26.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顺逆结合法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准确定位腓动脉穿支,必要时可调整旋转点和瓣部位置,从而提高皮瓣存活的可靠性;(2)该皮瓣修复跟底创面时,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与否对皮瓣的并发症无明显影响;(3)修复足踝部横行或小腿下段胫前纵行创面时,瓣部斜行设计可减小该皮瓣瓣部横径,从而减小皮瓣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减重步行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影响。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编程实现,编写的模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客观评估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探讨自身对比法对肛门病术后疼痛评估的优势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该疼痛评估方法及改进手术方式打下基础。方法:本研究收集
医生作为过度医疗的直接行为方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驱动此行为的利益机制是医疗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剖析医药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的
研究背景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位置深在、解剖复杂,与垂体、颈内动脉、第Ⅱ~Ⅵ对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是侵袭性垂体瘤、脊索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技术行业,我国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技术,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
背景高能量创伤、感染、先天性骨病及肿瘤切除等常造成四肢长骨的大段骨缺损,既往多用截肢方式进行治疗。然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及患者对保留肢体期望的增强,目前多采用手术方
目的:通过在显微镜下对20例尸头标本的解剖、观察、测量及研究,分析岩静脉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资料,探讨不同位置的岩静脉在临床手术中的意义,为临床处理相关区域病变及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