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取材于The Pyramid of Game Design(《游戏设计的金字塔》)一书,该书的作者尼古拉斯·罗威尔(Nicholas Lovell)是美国著名的游戏设计师、咨询师与作家。自2008年起,他与50多家游戏公司展开合作,指导它们如何制作服务型游戏,尤其在制作免费游戏方面颇有研究。他的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前沿的游戏内容向专业人士及游戏制作爱好者普及游戏及游戏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创造性地利用金字塔结构分析游戏设计、制作。本篇的翻译材料即来源于此书的第一、二章。该部分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内容生动,但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仍无法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这些问题中,笔者认为介词及复合句翻译最为复杂,因此笔者由此出发,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介词及复合句翻译展开讨论,并对文中较为典型的游戏名称翻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本实践报告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任务描述,对翻译任务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进行说明。第二章为任务过程,分别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审校三个方面描述翻译过程。第三章是理论概述部分,对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说明,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及弗米尔的目的论。第四章是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最为重要的部分,结合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介词、复合句及游戏名称翻译的实例难点对目的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第五章是总结,通过翻译实践,笔者受益良多,对翻译领域以及游戏领域的见识都得到提高,并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加深了对翻译的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