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HT3R、CB1R协同介导情绪调控脑区GABA释放探讨PMDD肝气逆证发病分子机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是中医脏象理论主要命题,揭示其深入微观机制是推动脏象理论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的必由之路。因此,围绕“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脑中枢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拟以肝疏泄失常典型病证PMDD肝气逆证为切入点,制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综合应用行为药理、ELISA(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qPCR等多种实验手段从5-HT3R、CB1R协同介导情绪调控脑区GABA释放探讨PMDD肝气逆证发病机制。以期解释肝疏泄失常部分中枢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此类情志病证提供可能理论指导,从而为深化七情致病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支撑,为针对性药物开发提供实验线索依据。
  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以下工作①生理状态下应用5-HT3R/CB1R激动剂、拮抗剂和对证中药干预,ELISA技术检测小鼠情绪调控相关海马脑区GABA含量,探索生理状态下5-HT3R、CB1R如何协同介导相关脑区GABA释放及对证中药的可能机制;②运用5-HT3R、CB1R特异性激动剂、拮抗剂干预居住入侵PMDD肝气逆证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动物攻击及焦虑样行为,探究5-HT3R、CB1R激动或拮抗对病证动物模型的可能干预效应;③运用免疫荧光、RT-qPCR、Western blot检测病证模型大鼠相关脑区5-HT3R、CB1R mRNA及蛋白定性、定位分布模式及表达水平,阐释大鼠情绪调控脑区5-HT3R、CB1R表达、功能与PMDD肝气逆证相关性。
  结果:①ELISA检测生理状态下小鼠海马脑区GABA的含量发现:给予特异性激动拮抗剂后,5-HT3R激动剂PBG组海马脑区GABA含量显著性上升(p<0.05),5-HT3R拮抗剂Granisetron组海马脑区GAB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CB1R激动剂WIN组海马脑区GABA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CB1R拮抗剂Rimonabant组海马脑区GABA含量显著性上升(p<0.05),PBG合WIN组及Granisetron合Rimonabant组海马脑区GAB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p>0.05);BXD联用特异性激动拮抗剂后,BXD联用PBG组能够有效提高海马脑区GABA含量,BXD联用Rimonabant组提高海马脑区GABA含量,BXD联用WIN组、BXD联用PBG合WIN组、BXD联用Granisetron组、BXD联用Granisetron合Rimonabant组GAB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p>0.05,p>0.05,p>0.05)。
  ②激动剂及中药干预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后观察其行为效应,发现:模型组相较空白组,给药前后混合攻击行为得分均显著上升(p<0.001,p<0.001);给药后, 5-HT3R激动剂(PBG)组、BXD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01,p<0.001)。在OFT测试中:给药前,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中央区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显著性下降(p<0.05,p<0.05);给药后,中央区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p<0.05)、5-HT3R激动剂(PBG)组及BXD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上升(p<0.05,p<0.05)。在EPM测试中:在给药前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OE%、OT%显著性下降(p<0.05,p<0.05,p<0.05,p<0.05);给药后,5-HT3R激动剂(PBG)组、BXD组与模型组相比在OE%中显著性上升(p<0.01,p<0.05)、5-HT3R激动剂(PBG)组、BXD组与模型组相比在OT%中显著性上升(p<0.05,p<0.01)。
  激动剂及中药干预模型大鼠后对基因、蛋白定位分布模式及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在免疫荧光测试中:证实大鼠海马脑区内5-HT3R、CB1R均有分布。在RT-qPCR测试中:在海马脑区内5-HT3R mRNA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PBG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BXD组与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0.05);在海马脑区内CB1R mRNA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在WB测试中:在海马脑区内5-HT3R蛋白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PBG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BXD组与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0.05);在海马脑区内CB1R蛋白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
  ③拮抗剂及中药干预模型大鼠后观察其行为效应,发现:模型组相较空白组,给药前后混合攻击行为得分均显著性上升(p<0.001,p<0.001);给药后,5-HT3R拮抗剂(Granisetron)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上升(p<0.01);BXD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01)。在OFT测试中:给药前,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中央区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显著性下降(p<0.05,p<0.05);给药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中央区进入次数显著性下降(p<0.01)、5-HT3R拮抗剂(Granisetron)组、BXD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p<0.01);中央区停留时间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BXD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上升(p<0.05)。在EPM测试中:给药前,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OE%、OT%显著性下降(p<0.05,p<0.05);给药后,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OE%、OT%显著性下降(p<0.01,p<0.05)、5-HT3R拮抗剂(Granisetron)组与模型组相比在OE%中显著性下降(p<0.05)、BXD组与模型组相比在OE%中显著性上升(p<0.05)、BXD组与模型组相比在OT%中显著性上升(p<0.005)。
  拮抗剂及中药干预模型大鼠后对基因、蛋白定位分布模式及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在RT-qPCR测试中:在海马脑区内5-HT3R mRNA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BXD组与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0.05);在海马脑区内CB1R mRNA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在WB测试中:在海马脑区内5-HT3R蛋白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0.01),BXD组与模型组显著性升高(p<0.05);在海马脑区内CB1R蛋白测试中,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显著性升高(p<0.05)
  结论:①生理状态下,5-HT3R特异性激动剂、CB1R特异性拮抗剂促进海马脑区GABA的释放,给予5-HT3R拮抗剂、CB1R特异性激动剂则抑制GABA的释放,中药BXD联用5-HT3R激动剂或CB1R拮抗剂,能协同增强海马GABA释放;②激动或拮抗相应受体可显著改变情绪调控脑区的相应受体的分布和表达,能促进情绪调控脑区GABA的释放,5-HT3R特异性激动剂和CB1R特异性拮抗剂可有效纠正PMDD大鼠模型的焦虑样情绪行为,中药BXD干预可同时起到激动5-HT3R和拮抗CB1R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模型大鼠异常行为表现;③据此推测,PMDD肝气逆证发病机制可能和5-HT3R与CB1R协同介导情绪调控脑区GABA的释放有关,对证中药干预机制则可同时激动5-HT3R和拮抗CB1R,提升相应脑区GABA含量从而起到改善症状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宁杞1号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开顶式气室控制CO2浓度,研究大气CO2浓度倍增环境下枸杞苗高、地径、新梢长和粗度、叶面积及干重、物候期、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果实有效成分含量等的变化规律,分析CO2浓度倍增对枸杞形态生长、叶片光合生理、果实有效成分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1、CO2浓度倍增处理下,能显著促进枸杞叶片生长;枸杞苗高、地径、新梢长与粗比对照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在枸杞生殖生长
学位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pekinensis)原产于中国,是我国蔬菜栽培中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中的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引起。由于大白菜资源中缺少抗性材料,以及对植物抗病机制认识的匾乏,软腐病抗病育种一直是蔬菜育种的重大难题。
学位
近年来,重离子束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国内外作物遗传改进研究的实践证明,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正逐渐成为获得作物有益新遗传资源,选育优良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将作为常规育种方式的重要补充。利用重离子束辐射的独特优势,诱导作物抗病性的提高并培育出优良的抗病品种,将给农业生产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对于重离子束辐射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探究,能够为进一步的辐射育种工
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具有简单易行和见效快的特点,但在抑制病原菌的同时,也杀死了环境中有益的拮抗微生物,而且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生物防治作为病害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以植物根际促生细菌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为供试菌株,探索通过不同生防因子的组合提高生防效率及其稳定性。主要研究了S.plymuth
学位
本试验对影响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孤雌激活以及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发育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比较稳定的绵羊体细胞核移植系统,为开展发育机理研究及提高绵羊克隆效率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本试验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抽吸法、切割法和综合法三种方法来收集绵羊卵母细胞。结果表明,使用切割法在每个卵巢收集到的COCs最多2.08枚/个卵巢,且成熟率显著高于抽吸法与综合法(61.4%v
学位
目的:观察乌藤蠲痹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中药组35例、西药组35例。中药组口服乌藤蠲痹方(颗粒剂),西药组口服甲氨蝶呤片+塞来昔布胶囊。中、西药组患者分别在参加临床观察的第0天、7天、30天、60天、90天观察患者关节疼痛及肿胀数目、视觉模拟评分、关节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DAS28-3评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实验旨在探讨梓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起治疗作用的机制,用棕榈酸酯(palmitic acid,PA)诱导的HepG2细胞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验证梓醇对其脂质蓄积、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以及是否通过上调miR-96-5p抑
目的:历代医家治疗不孕不育大多从寒、湿、郁、痰、瘀及肾虚入手,并以补肾为基本治则,创立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治疗不孕不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生存压力的增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女性在现代医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了IVF-ET反复失败的情况,中医辨证发现,这类女性当中很多存在着湿热症状严重的现象,且据临床观察发现,在200例IVF-ET反复失败患者当中
学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强志方对慢性温和应激(CMS)抑郁大鼠行为学、海马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检测强志方对海马NeuN、GFAP、Tuj-1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志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重塑的作用机制,为强志方治疗抑郁症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SPF级,72只,130-150g。适养一周,据旷场、糖水基线期数据随机分成六组,
学位
目的:“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是中医脏象理论主要研究内容,揭示其深入微观机制是推动脏象理论由现象描述迈向本质阐明的必由之路。因此,围绕“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脑中枢机制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以PMDD肝气逆证大鼠模型为载体,在此基础上观察PMDD肝气逆证发病机制及特定脑区内ALLO介导GABAAR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解释肝疏泄太过部分中枢机制,证明分型治疗的必要性,为临床有效治疗PMDD肝气逆证提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