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二十年里关于国家现象的研究蓬勃发展。其中,国家形象的研究广泛涉及到大众传媒、公共关系、国际政治等领域。虽然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国家形象与语言的关系,但是国内外的研究尚不成熟,仍有大量探索空间。本文采取费尔克拉夫(1992)的互文性研究视角,对比分析MH370事件新闻报道中,“显著互文性”与“构成互文性”如何构建马来西亚的国家形象。MH370事件是马来西亚的国家危机,对其国家形象产生了威胁。在本文中“国家形象”指由国内外报纸媒介所构建的对国家危机公关的评价和认识。新闻报道选自马来西亚的《新海峡时报》(简称《新》)和中国的《中国日报》(简称《中》)。通过对语料进行定性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新》和《中》采取“显著互文性”中的话语再现(包括转述引语、消息来源、转述动词)以及“构成互文性”中的主题互动(体现为同一报纸中连续报道的互动和不同报纸中单个语篇的互动)来构建马来西亚的国家形象。“显著互文性”构建形象的策略:(1)转述引语体现危机中形象修复的手段,在本文中表现为否认、逃避责任和降低外界攻击。《新》主要以降低外界攻击策略为主,否认和逃避责任为辅。《中》则否认和降低外界攻击并重,较少采用逃避责任策略;(2)转述词语所体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构建消息来源的形象。当消息来源为马来西亚时,《新》积极转述动词多于消极转述动词,《中》消极转述动词多于积极转述动词;(3)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代表了由转述引语和转述动词构建的国家形象的可信度。两份报纸采取不同的策略提高其可信度。《新》比《中》引用更多明确的消息来源,但消息多数来自马来西亚内部,而《中》的消息来源基本保持平衡。“构成互文性”构建形象的策略:(1)连续报道的主题前后构成“发布消息—得到反应”的互动模式,通过对这种互动模式的重复,危机事件发生的脉络得以展开,马来西亚在整个事件中处理危机的程序更加明显。《新》的主题推进连贯有序,《中》的主题推进不够连贯;(2)本文选取的两篇来自《中》和《马》的单个报道的主题构成“发起—回复”的对话互动模式。《中》的单个报道是对话的发起者,《马》的单个报道是回复者。通过这种互动模式的重复,“显著互文性”构建的形象得到了强化。其次,《新》和《中》通过使用上述不同策略构建了马来西亚不同的国家形象。《新》中的“显著互文性”将马来西亚构建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坚持承担责任并保持诚实。“构成互文性”之系列报道的主题互动将马来西亚构建成一个沉稳、冷静、有逻辑性并且反应迅速的形象。“构成互文性”之单个报道的主题互动将马来西亚构建成一个坚持不懈的形象。《中》里的“显著互文性”将马来西亚构建为一个分裂的团体,承担和不承担义务同时存在。“构成互文性”之系列报道的主题互动将马来西亚构建成一个善变、不稳重的形象。“构成互文性”之单个报道的主题互动将马来西亚构建成顽固、迟钝的形象。综上所述,《新》主要通过降低外界攻击、积极转述动词、和连贯主题推进构建了马来西亚坚强、冷静、和负责任的国家形象;而《中》则主要通过否认、消极转述动词、和不连贯的主题推进构建了马来西亚反应迟缓、反复无常、不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本研究预期为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国家形象有所贡献;为新闻从业者和政界人士提供指导,调整构建国家形象的语言策略,更好地为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