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调节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mesee_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伴随着新型毒品的不断增多,毒品滥用已然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我国的吸毒问题也日趋严重,吸毒者为了筹集毒资,以身试法,参与的刑事犯罪案件逐年递增,毒品本身可以引起精神损害,导致暴力伤害、自杀、他杀行为增加,成瘾者劳动能力丧失,吸毒相关的猝死和戒断性死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和社会稳定性风险,而且严重伤害人体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成为国际上共同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也是医学届包括法医学界越来越关注的重点研究问题。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俗称冰毒,隶属苯丙胺类兴奋剂,是化学合成的一种新型毒品。METH不但具有很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吸食后可导致刻板行为、致幻、食欲减退和交感能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性,而且易形成药物依赖性,甚至可以一次成瘾,剂量大时可出现急性中毒甚至直接导致猝死,。对于长期使用METH者而言,其不但会引起精神行为学上的改变,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性改变。近年来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METH可通过各种途径引起额叶皮质、纹状体及海马等区域内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而METH’慢性使用者大脑实质内会出现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类似的病理学改变,这可能与METH的神经毒理作用有关,比如多巴胺(Dopamine, DA)耗竭及其受体数量减少、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损伤、体温调节失衡导致机体高热、炎症损伤,以及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的激活等,最终导致相关脑区和类型的神经元受损而出现退行性病变。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足以系统、完善的阐明METH的神经毒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轴是一类在分子水平调节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的多肽,包括IGFs(IGF-Ⅰ和IGF-Ⅱ)、IGF受体(IGFR). IGF结合蛋白(IGFBP1~7),共同构成IGF系统。IGFBPs可以调节IGFs轴的活性并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IGFBP5作为IGFBP5的重要成员之一,也发挥着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凋亡的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的的研究已经证明IGFBP5在啮齿类动物的脑组织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Zhong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将IGFBP5的抗体添加到颗粒神经元的培养基中,则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强;如果加入IGFBP5至培养基中则实验结果刚好相反。因此,他们认为IGFBP5的过表达很有可能诱导了颗粒神经元的早期凋亡。Marshman等人研究发现在离体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中加入外源性的IGFBP5or IGFBP3可以抑制IGF-I调节细胞存活的作用,直接导致细胞的凋亡率达3倍以上。随后,Butt等人发现IGFBP5可以激活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中的caspase-8和caspase-9,进而通过凋亡通路中的BCL-2机制诱导细胞凋亡。这些发现都与IGFBP5可以诱导细胞凋亡这一效应是一致的。本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METH的神经毒性研究,我们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发现,对METH注射后的大鼠纹状体等部位检测发现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增加,PC12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株)用METH处理后得到相对应的结果,并且发现METH处理后的PC12细胞在24小时内IGFBP5显著升高,但IGFBP5是否参与调节METH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如果参与,其作用机制为何等一系列问题并未得到确切答案。于是,本文立足以上研究基础,拟解决IGFBP5是否参与调节METH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调节机制等问题,为METH成瘾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内容及方法:一. IGFBP5在METH处理的大鼠脑组织标本和PC12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1.采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所有基因在METH毒性损伤的PC12细胞中的表达,初步确定所有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期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RNA。2.采用Real Time PCR(荧光定量PCR)手段验证基因芯片中检测出的IGFBP4、IGFBP5、IGFBP7mRNA水平的表达。用METH对PC12细胞进行处理,检测基因芯片中信号增强的IGFBP4、IGFBP5、IGFBP7mRNA的特异性表达情况。3.建立急性METH中毒大鼠模型,选取大鼠纹状体,采用荧光定量PCR手段验证IGFBP4、IGFBP5、IGFBP7mRNA在大鼠组织标本中的特异性表达情况。4.采用荧光定量PCR手段检测不同浓度METH处理PC12细胞相同时间以及同一浓度METH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的情况下IGFBP5mRNA表达情况。同时采用Westen Blot方法IGFBP5蛋白表达情况,确定METH浓度和处理时间对IGFBP5的影响。二.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在METH诱导下IGFBP5的表达及细胞的凋亡情况1.针对IGFBP5基因设计并合成三条siRNA干扰序列,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处理PC12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出有效干扰序列。2.采用有效干扰序列沉默PC12细胞的IGFBP5mRNA表达后,用METH进行处理,采用Westen Blot方法IGFBP5蛋白表达情况,确定IGFBP5的表达上升在METH的毒性损伤过程中是否为伴随现象。3.采用TUNEL法检测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经METH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情况。三.初步探测IGFBP5在调节METH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中的分子机制1.采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经METH处理后s细胞色素C分布情况及caspase3、PARP蛋白的表达情况。四.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刻板行为评分及基因表达量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本文中其他基因、蛋白表达量的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差异,如方差齐性,多重比较采用LSD法,如方差不齐,采用Welch值,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 T3法。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一. IGFBP5在METH处理的大鼠脑组织标本和PC12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1.采用基因芯片检测手段检测IGFBPs在METH毒性损伤的PC1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GF结合蛋白中的IGFBP4、IGFBP5及IGFBP7mRNA表达升高,IGFBP1、IGFBP2、 IGFBP3及IGFBP6mRNA表达不升高或不表达。2.采用荧光定量PCR手段验证METH处理的PC12细胞中的IGFBP4、 IGFBP5、IGFBP7mRNA水平的特异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ETH处理的PC12细胞中只有IGFBP5mRNA表达显著升高,IGFBP4以及IGFBP7mRNA表达未见升高。3.建立急性METH中毒大鼠模型,选取大鼠纹状体,采用荧光定量PCR手段验证IGFBP4、IGFBP5、IGFBP7mRNA在大鼠组织标本中的特异性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纹状体组织中只有IGFBP5mRNA表达显著升高,IGFBP4以及IGFBP7mRNA表达未见升高。4.采用荧光定量PCR手段检测不同浓度METH处理PC12细胞相同时间以及同一浓度METH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的情况下IGFBP5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GFBP5mRNA表达量与METH的处理浓度呈浓度依赖特性,与METH的处理时间呈时间依赖特性。同时采用Westen Blot方法IGFBP5蛋白表达情况,确定METH浓度和处理时间对IGFBP5的影响。结果显示,IGFBP5蛋白表达量与与METH的处理浓度呈浓度依赖特性,与METH的处理时间呈时间依赖特性。并且,IGFBP5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上调在时间上符合。二.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在METH诱导下IGFBP5的表达及细胞的凋亡情况1.针对IGFBP5基因设计并合成三条siRNA干扰序列,采用RNA干扰技术(RNAi)处理PC12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出有效干扰序列。结果证实其中两条siRNA序列能够沉默IGFBP5基因。2.采用有效干扰序列沉默PC12细胞的IGFBP5基因表达后,用METH进行处理,采用Westen Blot方法IGFBP5蛋白表达情况,确定IGFBP5的表达上升在METH的毒性损伤过程中是否为伴随现象。结果显示,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与未沉默的细胞相比较,在METH的诱导下,其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该结果证实IGFBP5在METH的毒性损伤过程中并不是伴随现象,其参与调节METH的毒性损伤过程。3.采用TUNEL法检测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经METH处理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与未沉默的细胞相比较,在METH的诱导下,其细胞凋亡率显著下调。该结果再次证实IGFBP5在METH的毒性损伤过程中并不是伴随现象,并且从反面说明IGFBP5在METH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中起促进作用。三.初步探测IGFBP5在调节METH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中的分子机制1.采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经METH处理后细胞色素C分布情况及caspase3、PA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与未沉默的细胞相比较,在METH的诱导下,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内释放至细胞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未活化型PARP及活化型PARP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初步探明证实IGFBP5通过调节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PARP的活性调节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结论1.IGFBP5在METH处理的大鼠纹状体组织和PC12细胞株中均表达上调,说明IGFBP5确实参与了METH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过程。2.PC12细胞经IGFBP5基因沉默处理后能降低METH诱导的细胞的凋亡,为IGFBP5参与METH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提供深层证据,并且证明IGFBP5的上调并非为凋亡过程的伴随现象,而是对METH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3. IGFBP5基因沉默的PC12细胞与未沉默的细胞相比较,在METH的诱导下,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内释放至细胞质内,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未活化型PARP及活化型PARP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初步探明IGFBP5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调节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PARP的活性而调节神经元凋亡。本研究创新之处1.第一次提出IGFBP5参与了METH的神经损伤过程。2.第一次提出IGFBP5调节了METH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凋亡。3.第一次证明证实IGFBP5通过调节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PARP的活性调节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教师伤害学生和学生伤害教师的案件,时不时地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引起了社会非常高的关注度,也引起人们对我国教育深层次的思考:尊师重教的美好传统为何在当前步履维艰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其中明确强调了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一要求的达成就需要教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环境落后,“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建设
沟通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学科,所以也离不开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
商标的翻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因为每个国家在观念、文化习俗、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都是不同的,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对商标的认识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
采用分子系统学的方法探讨鹳形目 5个科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文中测出鹳形目鸟类 7种mtDNA 1 2SrRNA基因全序列 ,并结合来自Genbank的鹳形目另外 7个物种及原鸡的同源区序列
当起重机在使用时,为了确保安全,电气和机械双重制动会用于以减少机械制动器的磨损。同时还可以防止突然停电并导致重物自由落下,不会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本文重点介绍桥式
随着既有线重载铁路运营时间的增加和列车轴重、运能、速度等方面的提高,并且在降雨或地下水等水因素的影响下,翻浆冒泥、路基不均匀下沉等路基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重载铁
近年来,“获得感”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研究、实现路径研究、现状调查研究和时序比较研究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存在内涵尚未明确、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