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剪切流雾化法微胶囊制备技术的机理、实验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n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保护技术,可以保护微小物质免受环境的影响,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科的交叉,微胶囊的应用领域以及量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有效保证微胶囊的制备效率、制备过程的稳定性、较高的包埋率是微胶囊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微胶囊的制备效率,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利用射流自由破碎的雾化法制备微胶囊,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机械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微胶囊的制备稳定性差;微胶囊粒径的可控性差;包埋物质的广适性差等。因此,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制备条件温和、粒径范围可控、包埋物质广适性好的微胶囊制备技术与设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两相剪切流雾化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两相剪切流雾化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制作了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确定了系统参数对雾化的影响规律,最后实现了微胶囊的制备。取得的成果如下:(1)利用Rayleigh-Taylor模型对两相剪切流的雾化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表面波的增长率γ的方程以及最大表面波长λ,并求解得出液滴粒径d0的分布方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规律,利用Fluent软件对液体在气体中的雾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2)通过对两相剪切流的雾化机理研究以及微胶囊的制备要求,完成了两相剪切流法制备微胶囊中核心器件微喷嘴的制作,设计与制作了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通过验证性实验确定了雾化系统参数对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规律。(3)利用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进行了玉米胚芽油微胶囊的制备,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微胶囊有效直径的影响规律。利用因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雾化相似准则关系式,在准则关系式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函数的回归分析,得到了两相剪切流雾化法制备微胶囊有效直径的经验公式。通过对变异系数Cv的研究确定了制备系统的稳定性,利用混合正交实验得出两相剪切流法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优的工艺制备参数条件下,经正交实验得出最佳芯、壁材配方,确定了利用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制备微胶囊的最高包埋率。通过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进行观察,确定其对包埋物质的保护效果。(4)在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制备的基础上,利用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进行了四氧化三铁粉末微胶囊的制备,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微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可以进行固体粉末物质的包埋,研究了系统用于制备微胶囊的广适性。通过对两相剪切流雾化机理的研究、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为两相剪切流雾化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四氧化三铁微胶囊的制备研究为两相剪切流法制备微胶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数选择依据。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数据挖掘技术更多注重算法开发和模式规则的提取,忽略交易背后的人为因素的缺陷,结合Kano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Kano模型的客户知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框架,可
<正> 南宋医家严用和,字子礼,江西南康人,生于南宋庆元年间(即公元1199~1200年),卒于1267年以后,是一位治学严谨、注重实践的医学家。严氏本着“师传济生之实意”的精神,以医
目的:观察湿邪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分布情况及对UC的影响,探索湿邪与肠道茵群失调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本次研究设定的诊断标准,调查记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6年2月在苏州市中
目的:系统的研究消肿化瘀中药面膜在对于痤疮的临床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综合评价其在配合西药治疗痤疮时的临床优越性,为中药面膜今后的应用以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
目的:通过整理、研究曲妮妮教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历及相关文献,分析吾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中医辨证思维方式及遣方用药规律,并验证都气丸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
目的: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5年到2015年间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5.5%,成人糖尿病总数已达9240多万,有1.482亿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目的:本文通过梳理中医经方医案历史源流,研究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医案特点及学术特色;在此基础上,以许叔微医案为蓝本,为建设中医经方学习平台探索思路。方法:本文运用传统文
目的:本研究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采集健康人群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躯干部的红外热图,进行温度差异的分析总结,判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经络、穴位、脏腑失调的情况,为临床辨
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体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反应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并且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也有充分体现。本文以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地理实践活动为例
目的: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现状,系统评价中药(包括中药周期疗法与中药非周期疗法)、中西医药物联合(中药+TAM)、纯西药(TAM)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