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证监会自2001年正式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就成为学术界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独立董事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股东,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并完善董事会机制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独立董事在其公司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且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的效能与独立董事声誉相辅相成。然而随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利用操控非正常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越发困难,更多的公司转为通过操控销售、费用、生产等真实的交易活动来进行更为隐蔽的盈余管理。声誉机制作为独立董事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是否可以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将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纳入分析框架,选取2010-2012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的2574个样本数据作为评估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基础,以公司中全部独立董事兼任其他公司数的均值作为独立董事声誉变量,同时考察不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学者型”独立董事、“财会型”独立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所造成的不同影响。通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中独立董事声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独立董事声誉(独立董事兼职情况)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即企业内独立董事声誉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同时,独立董事声誉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要好于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程度。(2)不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其声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尽相同。“学者型”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内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但“学者型”独立董事对企业内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相反,“财会型”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内进行应计盈余管理活动,但对抑制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作用。(3)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也是影响企业内进行盈余管理的活动又一因素,独立董事的教育背景越高,越能够有效抑制企业内进行盈余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