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的前提,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无从谈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并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新世纪之初,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法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和谐世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在当今世界,和平和稳定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没有和平,任何发展和进步都只是海市蜃楼。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对现实问题的审视能够认识到,非和平的因素来源于长时期的由战争和暴力主宰的战争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被深深打上了战争烙印的世纪。要消除这些影响,从战争走向和平,就必须进行以消除战争和暴力,维护世界和平,培养和平能力为宗旨的和平教育。本论文是国内较早对和平教育研究的论文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次对德国和平教育展开系统研究的一次探索,不仅阐述了德国和平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介绍了当代德国和平教育的理论思想与实践探索,而且对当代德国和平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由此得出启示,从而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开展和平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首先,国内目前只有少数的和平学研究学者对和平主题进行了相关的介绍,而教育学界则很少有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因此本论文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和平与和平教育,重点是对德国的和平教育的内涵和目的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其次,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介绍了1945年之前德国和平教育发展的历程;再次,论文在第四、第五部分对当代德国和平教育的理论思想发展和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理论方面包括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再教育”到以心理学为出发点的“攻击理论”,实践探索则包括了从德国幼儿园到高等学校的和平教育的教学实践模式,可以说在现有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了当代德国的和平教育,也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最后,基于对德国和平教育系统的研究,论文在第六章对当代德国和平教育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进而得出德国和平教育在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