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方法的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基于能量概念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能较好的反应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全过程及其自身的弹性性能,而且能量反应及其转化概念明确、形式简单,包括了多种设计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构的总输入能量由滞回耗能,阻尼耗能,动能和弹性应变能等四部分组成。滞回耗能是结构的非弹性变形能,其能较好地反映强震持续时间对结构反应的影响,是衡量结构的塑性累积损伤的主要指标。因此,通过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可以计算出滞回耗能的时程曲线。这些曲线可以为结构抗震分析提供依据。近年来,地震能量分析方法日益受到各国土木工程研究者的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朝着简单实用的方向发展着。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利用Matlab软件对一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该结构在EL-CENTRO波作用下的能量反应。同时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阻尼比、地震波三要素的情况下,该结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的分配规律以及探讨了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的分配。计算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反应在结构内部的分布特征与结构的阻尼比和地震输入有很大关系。(1)地震动峰值越大,输入到结构中的总能量越大,结构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也越大;(2)随着阻尼比的增大,结构的滞回耗能占总输入能中的比例越小,而阻尼耗能占总输入能的百分比则越大。(3)当输入不同地震波作用时,结构的滞回耗能是受到地震波卓越周期的影响的,当地震波卓越周期越接近结构自振周期时,结构的能量反应也越大。研究还得出,滞回耗能在结构层间为下大上小的梯形分布规律。本文根据所得的总输入能分配规律和滞回耗能层间规律,并基于能量和位移双重破坏准则,评估了一典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为基于能量方法分析和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及有用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粉质黏土层,由于粉质黏土存在显著的时间变形特性,使建于其上的工程不仅在施工期间会产生较大的沉降,而且在工程竣工后的沉降问题也特别突出。
世界各地的许多桥梁,特别是高墩桥梁,都采用了空心截面形式的混凝土墩柱。空心截面可以减小结构的自重,提高结构自身的刚度,抗震性能好。由于人为原因、自然因素、灾害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结构而言,具有构件截面尺寸小、延性好、利于施工、防火防腐
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控制越来越严格,为使复合地基满足强度与变形的要求,有必要对地基土工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地基加固效果。本文
对于LNG储罐,内罐泄漏导致的低温环境、储罐自身或临近设施的火灾导致的高温环境都会导致罐壁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引起分布不均匀的温度应力,并造成材料力学性能的削弱,甚至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线路逐年增加,大部分输电塔位于山顶或山坡这些山势陡峻的边坡之上,研究电塔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深圳及香港地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实际建设项目涉及的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沿海与海洋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得耐腐蚀性能良好的FRP组合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地震动输入场的确定一直是工程地震学界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而除了发震断层的震源效应和地震动衰减规律影响着地震动输入场的确定以外,局部场地条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陕西段的径流量不断减少,渭河流域陕西段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对于陕西省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尤为重要。本文应用线性趋势法、距平法、坎德尔(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