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铝-氟互作及拟南芥氟毒性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253602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是非常重要的卤族元素,主要以氟化物的形式广泛分布在环境中。高浓度的氟毒害植物细胞,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茶园中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可累积大量氟,主要累积在叶片中,但植物正常生长,一般不出现氟毒害症状。茶叶是人体摄入氟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多的氟影响人体健康。氟不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茶树为何吸收高浓度氟、如何在叶片中累积高浓度氟而不受毒害,是研究植物耐氟机制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茶树是嗜酸、嗜铝植物。茶园酸性土壤中铝活性较高,一定量的铝刺激茶树生长,茶树叶片富集高浓度铝,而且叶片铝、氟含量往往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水溶液中铝与氟可形成铝氟络合物。因此,茶树累积并耐受高浓度氟是否与茶树嗜铝特性有关,是探究茶园茶树耐氟性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植物耐氟机制的研究仅停留在生理水平。植物体哪些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吸收、运输氟,是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新问题。为回答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展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模拟茶园土壤低pH、高铝、高氟特点,设置不同铝氟交互处理试验,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茶树根系和叶片生长状况,分析铝对茶树吸收、转运氟的影响。通过19F-NMR技术,分析铝对茶树根系、叶片中氟形态的影响。(2)运用正向遗传学方法,通过建立拟南芥EMS诱变库,筛选出耐氟拟南芥突变体,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克隆出控制拟南芥耐氟表型的基因。通过qRT-PCR、目的基因启动子融合GUS报告基因表达、35S启动子启动YFP和目的基因融合蛋白表达等方法,研究响应氟胁迫的目的基因功能。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水培条件下,观察不同铝氟交互作用处理后的茶苗,结果发现,铝刺激茶树根系生长,而氟抑制茶树根系生长。氟胁迫后,茶树新叶叶缘坏死,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氟处理条件下,添加铝处理能明显缓解氟对茶树叶片和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当茶树叶片的铝氟摩尔浓度比大于1时,茶树叶片不出现氟中毒症状,而当该比例小于1时,茶树叶片坏死,严重时,整个植株死亡。因此,茶树是对氟毒害敏感的植物,而铝显著缓解茶树氟毒害。(2)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我们测定水培条件下不同铝氟处理茶苗根系和叶片氟浓度。结果表明,铝处理明显提高茶树根系氟浓度,而降低叶片氟浓度。19F-NMR结果表明,只供应氟条件下,营养液中出现化学位移为0ppm的游离氟单一峰。添加铝处理后,游离氟信号消失,在化学位移为-37.2ppm、-36.6ppm和-35.5 ppm处出现信号很强的峰,结合GEOCHEM化学反应模型计算结果,推测这两峰分别代表AlF2+、AlF2+和AlF3。分析茶树根系和叶片细胞汁液中氟形态结果,发现氟处理条件下,茶树根系和叶片细胞汁液中均有信号很强游离氟单一峰。添加铝处理后,该峰信号在根系和叶片汁液中明显减弱,并且在叶片汁液中出现化学位移为AlF2+络合物的峰。上述结果说明,铝通过与氟形成络合物影响茶树氟吸收、转运和细胞毒性,缓解了茶树氟中毒。(3)为了进一步研究植物氟毒害机制,我们建立了拟南芥EMS诱变库,并以野生型拟南芥主根生长被抑制一半时的氟浓度(200μM)为筛选条件,成功筛选出4株拟南芥耐氟突变体(ftol1-4)。F1杂交试验结果表明,这4株突变体为等位基因突变。图位克隆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耐氟突变体突变基因为LPR2,编码一种多铜氧化酶。氟胁迫条件下,LPR2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与本论文筛选出的耐氟突变体ftol1耐氟表型一致。将野生型拟南芥LPR2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基因方法回补至ftol1突变体后,氟胁迫条件下,回补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表型一致。上述结果表明,LPR2是引起拟南芥根系氟毒害表型的因果基因。(4)采用qRT-PCR和LPR2启动子启动GUS报告基因方法,我们发现,LPR2基因在拟南芥地上部和根系均有表达,且在地上部表达高于根系。GUS染色结果表明,LPR2在叶片、叶柄基部有强烈表达。LPR2在根系表达的地方中柱受挤压,因此,LPR2有可能在侧根原基处表达。采用35S启动子启动YFP和LPR2融合蛋白方法分析LPR2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LPR2在细胞质中表达。LPR2组织定位和亚细胞定位均与其同源基因LPR1编码的蛋白完全不同,因此,LPR2可能有与其同源基因LPR1不同的新功能。(5)已有报道LPR1参与主根生长对低磷条件的响应,并且低磷条件下铁中毒是低磷响应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磷、铁、氟处理培养基条件下不同拟南芥Col-0、lpr1、ftol1和lpr1 lpr2双突变表型差异,发现培养基铁有效性是低磷处理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的关键因素,是充足磷条件下LPR2基因突变拟南芥表现耐氟表型的关键因素。低磷条件下,LPR1基因参与铁毒害。充足磷条件下,LPRP基因参与铁毒害。充足磷、高铁条件下,氟加剧铁毒害。在充足磷、高铁和添加氟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和根系铁浓度、主根根尖超氧自由基含量与耐氟突变体ftol1无显著差异。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在充足磷、高铁条件下,添加氟处理后增加野生型拟南芥叶片三价铁比例,而对ftol1无明显影响。因此,充足磷、高铁条件下,氟可能通过改变地上部铁价态加剧野生型拟南芥铁毒害。推测LPR2参与Fe2+氧化,添加氟促进此过程,导致野生型拟南芥铁中毒,LPR2突变减缓由氟诱导的铁毒害。综上所述,氟对茶树产生毒害作用,茶园茶树不出现氟中毒症状是因为,茶园酸性土壤条件下铝活性较高,铝通过与氟络合影响茶树对氟的吸收、转运及茶树组织中氟的形态,缓解茶树氟中毒。在拟南芥中,LPR2通过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过程来参与氟诱导的铁毒害,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本论文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植物氟毒害和耐氟机制的了解。
其他文献
最近一些非洲小朋友举牌送祝福或打广告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这些视频中,小朋友们丰富的表情、生涩的汉语发音,令人忍俊不禁。尽管呈现出一定的创意,但广告背后所隐藏的法律
报纸
根据我国新疆、甘肃、内蒙等地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沙区太阳能、风能4种利用模式,为西部沙区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在硅胶表面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酰胺(MAM)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在甲醇/水体系中制备了DMP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光谱法(uV)研究单体与
HND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火力发电企业,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国企管理理念影响,官本位主义较为严重,一线员工没有结合技术、技能特点的职业发展规划,晋升通道不顺畅,晋升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存在不公平因素,晋升激励效果差。本文以HND公司一线员工晋升激励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全面调查、分析HND公司一线员工晋升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找出造成HND公司一线员工晋升激励问题产
目的:检测并比较Bcl-9,VEGF及CD44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TNBC))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nTNBC)中的表达情
甜瓜(Cucumis melo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经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白粉病是甜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危害植株全株,伴随着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当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时,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形成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将外界信号传递到细胞内,从而引起抗逆基因表达,抵御逆境胁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ted protein
<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广西的壮族师公戏,即为其组成部分。壮族师公戏早期在广西贵县一带流传,主要流行于桂中地
背景:近来研究表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及所处环境相关。在众多因素中,吸入性过敏原是主要的诱因,而且具有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我国尘螨(Dust mite)是诱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中国的农村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时代的农村广告,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了解农村消费者的广告素养与媒体使用情况,以此
<正>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教师对政治教学进行生活化处理,打破高中政治课本的限制,拉近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所谓政治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