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已经历了30多年时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但也伴随出现了不少问题。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既无历史经验可依,也无现成模式可搬,改革一直处于实践摸索和理论总结的双重探索之中。通过考察30年改革的实践来分析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作用机理,透过这一历史进程去探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时空推进机制和作用发生机制,同时,又把这种渐进式经济改革作用机理,放到30年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加以求证,并从作用机理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出关于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作用机理的一般原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中国30年的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系列发生正面作用并使改革不断取得成功的作用机理,这是改革的主流,其内容主要包括: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相互协调,改革策略上合理的时空布局,诱致性改革与强制性改革的有效结合,目标感召力和利益吸引力的双轮驱动,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的双重挤压,强势政府与有为政党的和谐一体,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平衡机制,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相互配合,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等。这些作用机理为改革带来了稳定发展绩效、渐次扩展绩效、强力推进绩效、内在驱动绩效和混合发力绩效等正面绩效。
同时,改革也有一系列产生负面效应带来各种问题的作用机理,其内容主要包括:国家主导变迁的偏失,利益调整机制的掣肘,“过渡性”体制安排的摩擦,“先试验后推广”的失衡,粗放型增长的制约,制度缺失与制度滞后等。这些负面机理往往给改革带来各种绩效损失,比如绩效损失之动力不足、绩效损失之障碍增加、绩效损失之阻力增大、绩效损失之政府失效、绩效损失之腐败寻租、绩效损失之贫富拉大等等。
改革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由于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殊性,带来正面作用的机理和导致负面作用的机理是相对而存在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会交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其有时带来正面绩效,有时带来负面绩效损失。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既合符时代潮流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改革的主体方向和主动权,巩固改革作用机理的正面效果,积极促使改革过程中负面效果向正面效果转化,努力实现作用机理正面效果最大化而负面效果最小化。因此,选择正确的路径,促使改革过程中作用机理正面效果最大化而负面效果最小化,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就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路径选择:一是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以降低制度变迁成本;二是构建非正式制度安排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理念;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编织社会“安全网”;四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以彻底改变高变迁成本的增长方式;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彻底改变严重失衡的发展模式。
本文的内容由以下八章构成:
第一章是导论。这一部分,阐述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机理研究的意义,对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从而构成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就国内外经济转型理论进行阐述,重点就渐进式转型与激进式转型(休克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转型经济的成本分析理论和绩效分析理论进行介绍和评析。第三章从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和现实条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特征分析和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评析等三个方面,揭示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选择内在原因。同时通过考察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布局,全面把握和分析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成败得失。第四章在上述各章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中带来正面作用的各机理要素,及其带来的正面绩效。第五章在上述各章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过程中带来负面作用的各机理要素,及其带来的负面绩效。第六章通过分析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各机理要素的相对并存、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各机理要素的交互作用的原理,提出促使改革过程中带来负面绩效的机理向带来正面绩效的机理转化的路径选择,从而判断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机理作用的未来趋势。第七章对论文进行全面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结论、创新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