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资产总量在持续增加,民营企业依靠自身力量与机遇,实现了惊人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为此,浙江民营企业采取了大量购买了国外先进设备的策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技术购买是浙江民营企业实现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 尽管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但从整体上看,浙江民营企业还是存在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等问题。因此,如何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是浙江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专门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和轨迹、技术信息的获取特征、技术来源的结构和技术进步障碍因素等,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技术来源决策的因素。同时,以民营企业技术进步为对象,研究技术管理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技术来源的成熟度,技术来源的成熟度与企业技术来源的关系,等一系列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从理论与操作层面上解决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所面临的障碍,给出其技术进步的规律和一般策略。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民营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研究了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选择。在当前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上,一种流行的观点是认为民营企业应致力于自主研发(即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战略),而在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主观上也有自主开发意识和愿望。 (1) 本文从现实出发,通过对浙江民企技术力量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数据处理,得出了“笼统地讲‘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应当致力于自主研发(应当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战略)’是脱离实际的”结论;并提出了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选择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的观点,即对于具有特质资源的浙江民营企业,应依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并实施符合企业当前自身能力的技术进步途径。当企业处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阶段时,应采用以购买为主的外部途径的技术进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作途径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而当企业技术力量不断强大后,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内部途径的技术进步。 (2) 对样本企业有关变量数据的分析表明,民营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