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是科创型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及融资交易的平台,其准入门槛低、挂牌成本低、包容性强,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术界对新三板的研究仅仅集中在法律制度、交易方式及融资结构等方面,对于挂牌企业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研究鲜有触及。鉴于此,本文深入开展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经营绩效评估和股权优化的建议。本文按照发展概况-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首先概述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比境外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路径,寻找我国新三板市场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在理论分析部分,通过对新三板市场6000余家挂牌企业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现状的研究,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集中度高,自然人发起人持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挂牌企业偿债能力与股东获利能力较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均优于其他三个板块上市公司。接着将现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从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两个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在实证研究部分,以2012-2014年50家样本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和打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和排序。在得到挂牌企业经营绩效综合得分的数据后,采用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两个角度衡量企业股权结构,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新三板样本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就股权属性而言,不同的股权属性对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不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与自然人发起人持股比例存在正的相关效应,与流通股比例存在负的相关效应。就股权结构比例而言,企业经营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Z指数均存在正相关效应,表明股权集中度的增加会提升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经营绩效。文章最后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从企业和市场两个层面提出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