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柴胡属植物分布广,种类多,由于品种混乱,用药习惯不同,故造成柴胡及其制剂质量的不稳定。《中国药典》第一部只收载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作为柴胡药材。我国现有药品标准中,有549个成方制剂使用了柴胡药材作为原料,导致柴胡药材供不应求。竹叶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ex DC.为我国三大类柴胡药材之一,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和丰富的资源蕴藏,由于未被《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而造成应用局限以至于资源不能被合理有效利用。本课题以北柴胡为参照药材,建立柴胡属植物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原植物鉴别系统分析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使竹叶柴胡与其相比较,阐明其与作为柴胡药材的使用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围绕这一目的,本课题做了以下研究。一、竹叶柴胡和北柴胡资源调查和鉴别。竹叶柴胡和北柴胡在原植物形态上具有显著的鉴别特征能区分两者。包括根的质地,竹叶柴胡的“膜缘”,叶的长度,脉的数量,总苞片脉的数量,小总苞片与花梗的长度比较。药材能从根的质地区分。饮片和粉末无法有效区分。二、竹叶柴胡和北柴胡挥发油研究利用SPME-GC-MS技术建立了挥发油检测方法,竹叶柴胡有48个成分得到鉴定,北柴胡有21个成分得到鉴定,马尔康柴胡有32个成分得到鉴定,马尾柴胡有32个成分得到鉴定,抱茎柴胡有15个成分得到鉴定。并比较了竹叶柴胡和北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得到10个共有化合物,明确了n-十六烷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为柴胡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此外,对30个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和聚类分析。三、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利用UPLC-Q-TOF技术建立了皂苷类成分检测方法,竹叶柴胡中有28个化合物得到鉴定,北柴胡有38个化合物得到鉴定,马尔康柴胡有32个化合物得到鉴定,马尾柴胡有31个成分得到鉴定,抱茎柴胡有32个成分得到鉴定。并比较了竹叶柴胡和北柴胡皂苷类成分的异同,标示出竹叶柴胡和北柴胡16个共有成分,对16个共有成分进行MS/MS分析验证。对64批柴胡样品进行相似度计算、含量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竹叶柴胡质量稳定可控,其他基原的柴胡药材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也有较大的利用空间。四、竹叶柴胡和北柴胡药理活性评价研究采用2,4-二硝基苯酚制备大鼠发热模型,采用角叉菜胶制备大鼠足趾肿胀模型,采用二甲苯制备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北柴胡与竹叶柴胡的解热、抗炎作用。结果显示,北柴胡及竹叶柴胡对大鼠足趾肿胀和小鼠耳廓肿胀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降低2,4-二硝基苯酚诱导的体温升高的作用。北柴胡与竹叶柴胡各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解热、抗炎作用。解热作用,两种柴胡均无明显的剂量相关性。结果提示,北柴胡与竹叶柴胡均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竹叶柴胡在临床上可以替代北柴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