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以高、低产蛋雷州黑鸭为研究对象,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HG和LG雷州黑鸭卵巢组织进行小RNA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通过GO和KEGG预测与产蛋性状相关的差异miRNA靶基因。使用q PCR、Edu、CCK8和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miR-34-x对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q PCR,初步研究miR-34-x与靶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期筛选出对产蛋性状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高、低产蛋雷州黑鸭为研究对象,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HG和LG雷州黑鸭卵巢组织进行小RNA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通过GO和KEGG预测与产蛋性状相关的差异miRNA靶基因。使用q PCR、Edu、CCK8和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miR-34-x对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和q PCR,初步研究miR-34-x与靶基因之间的靶向关系,以期筛选出对产蛋性状具有调控作用的miRNA及其靶基因,为未来雷州黑鸭的产蛋性状分子育种奠定生物学基础。(1)本研究将采集到的HG和LG雷州黑鸭卵巢组织进行小RNA测序。结果显示,所有小RNA序列长度数量最多为22 nt。HG和LG两组间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miRNA共29个。miRNA靶基因KEGG通路结果表明,与繁殖相关信号通路包括催产素、Gn RH、卵巢类固醇生成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GO分析表明,靶基因分别在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中显著富集。随机选取12个差异表达miRNA,内参基因选用U6,通过q PCR验证小RNA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得出q PCR结果与测序所得结果的趋势一致。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鸭miRNA的数据库资源,为之后miRNA调控卵巢发育研究奠定基础。(2)对雷州黑鸭原代卵泡颗粒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两者结合的分离方法,使用0.1%Ⅱ型胶原酶消化细胞。通过采用半定量PCR比较FSHR在卵巢和不同等级前卵泡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对分离的颗粒细胞进行鉴定,证明本试验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卵泡颗粒细胞。(3)为探究miR-34-x对雷州黑鸭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在原代颗粒细胞中转染miR-34-x mimics和inhibitor,利用q PCR、CCK8、Ed U、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CCK8结果显示,mimics组低于mimics NC组,inhibitor组高于inhibitor NC组;Ed U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mics组Ed U阳性细胞所占比低于NC组,转染inhibitor组所占比高于NC组。q PCR检测增殖标志基因,结果显示转染mimics后,CCND1、CDK2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转染inhibitor后,CCND1极显著上升(P<0.01),CDK2显著上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转染mimics后,细胞凋亡率增高,转染inhibitor后凋亡率降低;q PCR检测细胞凋亡标志基因,结果显示转染mimics后,Caspase3、TP63与NC组相比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转染inhibitor后,TP63极显著降低(P<0.01);综合以上结果得出,miR-34-x可抑制雷州黑鸭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4)为研究和鉴定miR-34-x的候选靶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出PIK3CG为候选靶基因。使用双荧光素酶和q PCR进行验证。结果发现PIK3CG野生型(WT)和miR-34-x mimics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miR-34-x与PIK3CG存在靶向关系;q PCR得出miR-34-x能够靶向抑制PIK3CG的表达。基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PIK3CG是miR-34-x的候选靶基因。综上所述,小RNA测序结果发现在高、低产雷州黑鸭中,共有差异表达miRNA29个;miR-34-x可以促进颗粒细胞凋亡,PIK3CG是miR-34-x的靶基因。
其他文献
睾丸支持细胞对动物睾丸的发育和精子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成熟支持细胞的数量、结构、功能决定了动物个体的生精效率和繁殖能力。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miR-432在中国荷斯坦初生公牛和成年公牛的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因此推测miR-432可能参与中国荷斯坦公牛的睾丸发育以及精子发生的调控过程,但具体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分离了新生牛未成熟睾丸支持细胞,通过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福尔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能力,历史学科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时空观念是认识历史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时空有了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定位在时空的坐标中,从而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客观的认识,并将其联系起来,形成对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论文立足于2017年版
本文主要以多鳞鱚(Sillago sihama Forskál)幼鱼为对象,研究了其对蛋白、脂肪的需要量,以及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水平。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酪蛋白、白鱼粉和小麦谷朊粉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采用4种蛋白质水平(40%、45%、50%和55%)和3种脂肪水平(8%、10%和12%)的完全交叉实验,配制12种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0.83±0.01g的多鳞鱚幼
无乳链球菌是一类致病性G+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能引起人类及多种动物严重的急性感染,也是近年引起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率一般达20%-30%,发病鱼死亡率达95%以上,给我国罗非鱼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当细菌种群密度增加时,特定信号分子达到浓度阈值,进而诱导群体感应通路的信号转导,调控细菌的基因表达。AI-2是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是我国南方地区大规模培育的水生动物品种之一。然而近年来各种细菌性、病毒性疾病频发,给世界各地的罗非鱼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对罗非鱼免疫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在本研究中,我们开展了尼罗罗非鱼先天性免疫分子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4(命名为On CD94)的基础性研究。CD94是属于C型凝集素家族Ⅴ家族的成员之
随着当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一直在提升。目前对该病病因及机制仍不明确,药物治疗效果差,副作用大。为了探索抑郁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巨噬/T细胞的炎症和神经营养因子缺失假说得到广泛的研究。最近研究发现“微生物-肠-脑”轴失常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肠道微生物的改变,是否通过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发挥抗抑郁的作用以及短链脂肪酸的变化与抑郁行为是否具有相关性有待于研究。由于调节肠道菌群
当前,热应激作为我国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大的一种应激性致病因素,会引起猪体肠道内绒毛消失、绒毛变短、隐窝变浅、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功能上调及腹泻,表现典型的炎性肠病(IBD)特征,对养猪业危害巨大。由于对热应激诱发IBD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严重阻碍了有效预防措施的进一步开发。系统地揭示了热应激猪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对基于靶点干预的猪粘膜防控策略研究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选取30头2月龄(体重为
维生素A、D、E是鱼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促进鱼类的生长及保持肠道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以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研究对象,探究维生素A、D、E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免疫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并确定珍珠龙胆石斑鱼对三种脂溶性维生素的需要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验探讨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石斑鱼弧菌病主要病原,常引起患病鱼深层皮肤溃疡、胃肠疾病和眼部病变,导致石斑鱼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在石斑鱼养殖中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弧菌病,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药物残留等生态问题,影响石斑鱼的食品安全。疫苗接种是一种防控石斑鱼弧菌病和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替代选择,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哈氏弧菌疫苗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本研究通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