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溅法Mg掺杂氮化镓纳米结构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ga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镓(GaN)作为一种优良的Ⅲ-Ⅴ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地用来制作各种蓝、绿光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及各种抗辐射、高频、高温和高密度集成的电子器件。近年来发现一维GaN纳米材料具有许多新奇的物理特性,其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棒作为新颖的低维材料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同时随着GaN基器件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光电子特性,适当的掺杂是非常有必要的。Be、Mg、Zn、C等多种p型化杂质都曾被研究过,而目前以Mg使用最广泛。于是在实现GaN一维纳米结构生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GaN纳米结构的P型掺杂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介绍了采用共溅法制备Mg掺杂GaN纳米结构的方法。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傅里叶红外吸收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致发光谱(PL)等测试手段详细分析了Mg掺杂GaN纳米材料的结构、组分、形貌和光致发光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氨化温度、不同的氨化时间和不同Mg层厚度对GaN纳米结构的影响,初步提出并探讨了此方法合成GaN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共溅射和氨化制备Mg掺杂GaN纳米结构利用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上溅射Mg:Ga2O3层状结构薄膜,然后对溅射的Mg:Ga2O3层状薄膜在氨气气氛下退火制备GaN纳米结构。通过改变退火时间、退火温度及Mg层的厚度研究其对合成的GaN纳米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和Mg层的厚度对合成GaN纳米结构都有很大影响,合成的一维纳米结构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单晶GaN。其中制备高质量Mg掺杂氮化镓纳米线的最佳条件是共溅射过程包含25个循环,Mg:Ga2O3薄膜总的溅射厚度为600nm左右,溅射总时间为100分钟。单个循环过程如下:先生长20nm左右的非故意掺杂Ga2O3,保持工作气压不变,同时停止溅射Ga2O3,如此保持一段时间(5s)再开始溅射Mg 2s。最后,将溅射好的Mg:Ga2O3薄膜样品放入管式炉的恒温区进行氨化。氨化温度和氨化时间分别为900℃和15分钟。2.GaN纳米结构的光学特性室温下,用波长为298nm光激发样品表面,出现359nm、384nm、425nm和442nm四处发光峰,改变实验条件发光峰位置基本没有随之发生移动,只是发光强度发生了变化。对于位于359nm处的发光峰对应本征GaN常温370nm的发光峰表现了明显的蓝移,归因于Burstein-Moss效应;其余三个发光峰都是由于Mg的掺杂引起的不同的杂质能级的跃迁;3.对GaN纳米结构生长机制的探索高温下氨气逐步分解成NH2、NH、H2、N2等产物,固态Ga2O3与H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气态的Ga2O,在衬底处与体系中氨气发生催化反应得到GaN晶核,这些晶核在衬底合适的能量位置生长,成为下一个晶核生长的依托点,随着氨化过程的进行GaN晶核继续长成GaN微晶,当微晶的生长方向沿着相同的方向生长,就形成了单晶GaN纳米线、纳米线、纳米颗粒。同时氨化层状结构的Mg:Ga2O3薄膜,能使得在微晶生长过程中,会有更多的Mg离子进驻GaN晶体内部,实现了Mg的有效掺杂。但更深刻的原因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理解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认识和审美情趣的过程。而通常一次作文训练过程是一个完
蚧虫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大多数种类是农林、果木和花卉的重要害虫。它们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为食,对寄主植物造成危害。蚧虫表面具有多种蜡腺,分泌蜡质,覆盖在虫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与机制的研究可以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提供依据和标准,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它们对人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生物分子和有害物质的准确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是支持生命医药科学发展的有力工具。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人类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食品安全以及环境问题的可靠监控愈发成为社
ABC1(Activity of bcl complex)蛋白激酶是一类新发现的核基因编码的类蛋白激酶家族,在植物中对该家族成员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主要针对水稻ABC1类蛋白激酶家族中的成员OsAK13基
本文针对传统人工输液系统人力物力耗费大、控制精度低、安全度较低等缺点,设计了一种高精度输液监控系统,实现的功能如下:(1)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各监控节点与护士监控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位
结直肠癌是胃肠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较高,但是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研究提示,结直肠癌和脂肪代谢关系密切,充分了解结直肠癌和脂肪代谢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