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调节定向对新产品采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sa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将新产品研发作为战略重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预测,如果没有成功的新产品引入,伴随现有产品的衰退,公司的市场份额将最终急剧下降。成功的新产品引入,为企业带来巨大市场份额、利润增长、正面口碑和企业形象等。然而在诸多光鲜亮丽的“花环”背后,新产品研发业界也面临不可避免的“噩梦”:众多新产品的推出均惨淡收场,以失败告终。新产品营销沟活动如同一个支点,消费者对新产品态度和购买倾向的微小改善,都能被显著扩大从而为厂商带来巨大收益,因此很多公司都为新产品的广告宣传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对于消费者新产品采纳和购买的心理动机和内在过程,厂商却知之甚少,新产品的成功率并没有得到明显好转。为新产品设计真正有效的营销沟通策略,以帮助消费者更好的接受并采纳新产品,成为新产品研究学术界及业界的重大挑战。消费者对于新产品的评估与采纳决策从本质上看是一个目标达成的过程。根据经典动机理论,所有的目标达成过程均在自我调节的约束下进行。作为自我调节文献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调节定向理论,在现有产品的广告沟通研究中被普遍应用,然而将调节定向理论应用到新产品研究中的文献却非常罕见。即使为数不多的文献将新产品和调节定向做了联结,但这些文献都只考虑了调节定向作为前因变量是如何影响新产品的采纳购买,却忽略了调节定向自身也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作为外部情景线索的结果变量,也就没有探讨如何利用这一由新产品决策诱发的情境性调节定向以提高新产品营销沟通效果的问题。本研究借助调节定向和调节匹配理论,探索了调节定向在消费者新产品采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由三个部分研究内容构成。研究一检查了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情境性调节定向的影响。具体来说,对于渐进型新产品,消费者更多关注产品的正面结果,从而渐进型新产品相关决策情境会诱发情境性促进定向;对于革新型新产品,消费者更多关注产品的负面结果,从而革新型新产品相关决策情境会诱发情境性防御定向。研究二检查了调节匹配对新产品沟通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新产品广告采用的信息调节框架与新产品诱发的情境性调节定向相匹配时,新产品广告沟通效果更好。具体来说,对于渐进型新产品,采用促进定向信息框架(强调使用产品带来的正面结果)能导致消费者更积极的产品态度和更高的购买意向;而对于革新型新产品,采用防御定向信息框架(强调使用产品所避免的负面结果)能导致消费者更积极的产品态度和更高的购买意向。且调节匹配的作用不会受到产品知识和消费者创新性的影响。研究一和研究二是在中国样本下进行的。由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系统性倾向于防御定向,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促进定向,因此研究三采用英国样本,再次验证了研究结论。同时,研究三还证明了产品性质不会影响调节匹配对新产品沟通效果的作用,并更直观的比较了情境性和特质性调节定向在与新产品广告信息调节框架匹配方面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新产品的营销沟通提供了管理启示。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缴费
面对技术复杂化、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技术融合性的趋势,高技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与其他组织或企业利用资源及能力互补进行协同创新
目的:观察口服四妙散加味,外用消瘀止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四妙散加味,外用自制消瘀止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小麦抗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筛选抗病基因的发掘研究进展,以及小麦抗孢囊线虫病基因分子定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还缺乏较好的抗病材料,普通
采用硅胶板,双波长,锯齿式扫描测定样品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改进了点样前样品的处理工艺,该工艺结合薄层扫描法,使黄芪甲甙的测定简便,准确可靠,有效成分损失小,回收率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房屋租赁(非住房)市场异常活跃,其涉税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出租方、承租方、税务机关三个角度对个人房屋租赁(非住房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
在西南山区铁路公路建设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边坡稳定性问题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工程本身的安全和效益,因此有必要研究边坡的防护与治理。
近年来,由于货物的大型化和科技的进步,桥式起重机伸距和钢丝绳长度增加、小车运行速度提高、起升电机转速的提高以及司机视距增大等因素,导致跟钩操作的难度增大,在消除吊重摆动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法国乃至世界上重量级的理论家之一。本文将围绕他的重要概念“习性”来切入、并勾勒这位理论家实践理论的特点。布氏实践理论的形成是在两条线索上同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