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末,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委员会全球犯罪调查显示,世界各国平均犯罪率呈持续增长之势,人群中犯罪率为6.2‰,暴力犯罪占3.0‰。2000年以来,我国犯罪率以每年大约18%-20%的速率增长,其中1/3为暴力犯罪,而激情犯罪又占暴力犯罪的1/3。为保障社会稳定和谐,预防犯罪再度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其核心是研究暴力行为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因素,旨在预测暴力行为。暴力行为的产生必然要受到各种相关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价值观、态度、自我意识等影响,其中,态度是影响暴力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有关暴力行为的研究中,罪犯暴力态度渐渐成为研究工作的热点。但是,仅仅研究暴力态度的外显结构对于我们更详尽地了解暴力行为,并对其进行有效预测收效甚微,必须进一步探讨暴力态度的内隐结构。1998年,间接测量方法的提出及应用为测量内隐暴力态度提供了可能。在暴力外显态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暴力内隐态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暴力行为,为预防犯罪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试图通过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两种方法对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激情犯和累惯犯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特点及预测特征,为暴力犯罪的预防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不同实验材料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和态度启动模式(AAP)的比较,筛选相对灵敏的内隐暴力态度实验范式;(2)采用犯罪预防版中国士兵人格问卷(CSPQPC)和内隐暴力态度实验测量在押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外显暴力态度和内隐暴力态度,比较分析激情犯和累惯犯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特点及预测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 IAT实验范式的筛选变量为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发现词语IAT和词图IAT都会产生IAT效应,证实存在内隐暴力态度,但是词语IAT对被试有干扰,IAT效应略弱于词图IAT效应,最终选择词图IAT做为测量内隐暴力态度是否存在的实验范式;AAP实验范式的筛选变量为不同类型实验材料和不同实验参数(SOA),词语IAT虽已证实存在内隐暴力态度,但是词语AAP不足以自动激活这一态度,未产生启动效应;而图片AAP却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另外,与SOA为500ms时相比,300ms的启动效应略强,综合这两个结果,最终选择SOA为300ms的图片AAP为测量内隐暴力态度强度的最优实验范式。2.采用CSPQPC测量在押激情犯和暴力型累惯犯的外显暴力态度,用筛选出的词图IAT和图片AAP测量内隐暴力态度,将数据处理后,发现激情犯和累惯犯都未产生IAT效应和启动效应,同时发现部分激情犯和累惯犯的内隐暴力态度出现了反转,根据是否发生反转,分为激情犯未反转组,激情犯反转组,累惯犯未反转组和累惯犯反转组,这四个组都产生了显著的IAT和启动效应;分别分析了这4个组的CSPQPC中冲动倾向的分值和访谈的结果:激情犯未反转组,累惯犯未反转组和累惯犯反转组的的暴力维度的分值都高于常模,并与之有显著差异,而激情犯反转组暴力维度分值与常模无差异。之后做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相关:4个组的外显和内隐暴力态度都出现了分离。可见无论是激情犯还是暴力型累惯犯,虽然他们最终都会实施暴力行为,但是对暴力的态度却并不一致,暴力态度对暴力行为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不了解罪犯的暴力态度,对所有罪犯都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在预防犯罪中并非是一个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