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内颗粒物的成分并初步探讨颗粒物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化学实验和电镜扫描确定颗粒物的组成。在2016年1~2月,在征得了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92名门诊患者的知情同意后进行观察,运用文献综述法收集了包括有关人口学、病史及透析治疗在内的34项变量。观察期间所有血路管静脉壶中持续有颗粒物(观察期间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壶均有颗粒物存在)的34名患者定为颗粒物组,血路管静脉壶中持续无颗粒物(观察期间患者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壶中没有颗粒物)的20名患者定为无颗粒物组,其余颗粒物时有时无的38名患者不列在试验范围之内。使用统计学中的单因素分析,得出颗粒物形成的相关因素。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的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补充实验中将低分子肝素钠的注射方式由血路管动脉端注入改为上机前血管通路静脉端注射,再次进行颗粒物的观察。在补充调查中,通过问卷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05家血液透析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我们比较了颗粒物组与无颗粒物组的患者之间的基线人口统计学,在年龄,糖尿病,或透析处方特征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见表3.1)维持性血液透析符合实验要求的54名门诊患者中,34名患者的静脉壶中持续有颗粒物形成,占63%。对符合实验要求的54名患者共进行了 586次透析观察,其中有377次出现颗粒物的现象。微观和生物化学分析显示,颗粒物为病理学意义上的白色血栓,由活化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并嵌入少量红细胞。经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吸烟、干体重、低分子肝素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静脉压、透析液温度、血管通路血栓形成与颗粒物的形成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的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钠(OR=1.001,P<0.01)因素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变低分子肝素钠的注射方法的试验中,采用校正配对卡方检验,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由血路管动脉端注入改为上机前血管通路静脉端注射,可能对减少白色血栓的产生有所帮助。补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全国105家血液透析中心(其中一级医院占1.9%,二级医院占69.52%,三级医院占28.57%)中,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是否观察到血路管静脉壶滤网处颗粒物的问题中,偶尔看到占74.29%,经常看到占10.48%,没看到过占8.57%,没注意占6.67%。结论:对血液透析血路管静脉壶颗粒物的分析后得出颗粒物是由活化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聚集形成,并嵌入少量红细胞。单因素分析中,男性、吸烟、血管通路血栓形成、干体重、低分子肝素钠、hsCRP、静脉压、透析液温度这八项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再将八项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只有低分子肝素钠进入方程式,显示低分子肝素钠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将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由血路管动脉端注入改为上机前血管通路静脉端注射,可能对减少白色血栓的产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