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砷、铅和镉的电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在环境中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难降解性,它们一旦进入环境,则很难自然修复,并会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积累,即含量极微则可表现出极大的毒性。显然,环境中重金属的痕量分析颇具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现有重金属检测技术存在仪器设备大型不便携、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分析速度慢、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及对某些重金属离子检测灵敏度低,甚至无法检测等问题,难以适应当前检测工作的需要。因此,发展简单、快速、灵敏的重金属离子痕量分析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在简要综述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环境水样中痕量砷、铅、镉重金属的电分析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研究了Britton-Robinson (B-R, pH=1.8-11.2)缓冲溶液和硫酸介质中电镀铂/金的金电极上As(Ⅲ)的循环伏安行为。通过实时监测EQCM频率等参数的变化过程并利用预电沉积As(0)以放大电极响应信号,详细考察了两电极上As(0)的电沉积、As(Ⅲ)和As(V)组分的吸附特性以及As组分电化学行为的pH依赖性。主要结论如下:(1)As(0)在两电极表面均可电沉积,但镀铂金电极上更显著,且足量电沉积的As(0)的电氧化过程出现外/内层As(0)依次氧化的两个电流峰;(2) As(Ⅲ)在镀铂电极上可强烈吸附,且被氧化成As(V)时解吸,而镀金金电极上As(Ⅲ)和As(V)的吸附能力均很弱;(3)在pH=1.8的B-R缓冲溶液和0.1 mol·L-1 H2SO4酸性介质中,镀铂金电极上As(Ⅲ)的电催化氧化电流趋于最大。通过As(Ⅲ)在镀铂金电极上的吸附预富集和随后的电催化氧化溶出,提出了高敏检测As(Ⅲ)的线性扫描伏安新法,该法可提高其检测灵敏度约40倍(与无预吸附富集步骤相比)。本研究工作对深入理解As组分的电化学行为和发展无机砷的电分析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2.用铂铜电化学共沉积/溶铜法制备了多孔铂(Ptpor)修饰玻璃碳(GC)电极并将其用于As(Ⅲ)的预富集-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基于As(Ⅲ)氧化至As(V)的电流响应检测As(Ⅲ),抗Cu2+干扰能力很好(1000倍浓度的Cu2+几乎不存在干扰)。该法检测As(Ⅲ)的线性范围为0.2-4.0μmol·L-1,检测下限(LOD)为0.006μmol·L-1 (0.45 ppb)。该法用于检测实际水样中砷含量,结果满意。3.分别以金电极和铋膜修饰电极作工作电极构成两个独立的三电极体系电解池,同时连接于电化学工作站CHI1040B上,采用双通道同时运行方式实现了砷、铅、镉的同时检测。通过在两工作电极上施加相应的电位进行同时预富集,再用分别溶出的方法分别在金膜电极上检测了砷,铋膜电极上检测了铅和镉。该法结果与两电极单独检测结果一致。该法为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世界先进的教育模式之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以它在当今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当今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成为了我国幼教界
在小学设置英语课程既是我国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外语教育的必然。由于英语课程在我国小学设置的时间不长,且儿童的身心特征不同于青少年,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则尤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亲历、亲验等身体性的活动或感受、直觉、意会等情感上的共鸣亲自体验,引起内心触动,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更深刻的理
<正> 自古以来,士绅就是封建社会的主干力量,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江浙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方士绅的力量向来强大,在辛亥革命
随着近年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政策的调控、行业准入制度的提高和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多数中小型、成长性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寻求持续、健
乌海作为一个年轻的工矿城市,却与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乌海做出了《乌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书法城的决定》。1998年成立了创建书法城领导小组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每个古村落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单元,是物质与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截止2008年底,随着我国
总结出图表加工和校对时应注意的4个原则,即:一致性、规范性、自明性和美观性,以期提高图表的正确性、规范性和整体美观性。
随着海平面的逐年上升、臭氧层空洞不断地出现、物种逐渐的灭绝、耕地严重的盐碱化、淡水因工业污水的渗透而臭化,气候危机愈演愈烈,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0世纪的发展模式给经
多Agent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是多Agent系统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按照协调在合作过程中发生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结合实例阐述了经典的多Agent系统合作与协调机制的主要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