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流微网结构的充电站大信号稳定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ev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汽车行业能够给人们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度使用化石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口数量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化石燃料逐渐减少,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电动汽车和充电站因此得以快速发展。充电站能够高效地给多台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其他的问题,特别是充电功率较高的快充充电方式,会对整个充电系统带来较大的扰动,进而产生大信号稳定问题,甚至使整个充电系统崩溃。因此,很有必要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给出了电动汽车电池组充电的不同方式及其特性曲线,并将电动汽车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近似看作一种恒功率负载;根据有无分布式电源的情况,给出了本文所需要研究的两种充电站拓扑,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C/DC变换器和有无分布式电源上;分析了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其负阻抗特性所具有的正反馈过程相比于阻性负载,在受到大信号扰动时,系统更加不易稳定。接着对无分布式电源充电站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Buck变换器两种工作模式下的数学模型并得到Buck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介绍了混合势函数理论及其稳定性定理,运用该理论分析无分布式电源充电站的大信号稳定性,根据稳定性第三定理求得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判据,根据判据可知系统大信号稳定的主要是与源变换器电压环比例系数kSvp和负载总功率PL有关,理论与仿真边界存在着保守域,用改进的大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求得新的稳定边界,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含分布式电源充电站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研究,给出了电压型三相桥式PWM整流器的大信号模型,运用混合势函数理论及其稳定性第三定理求得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判据,根据判据可知系统的大信号稳定与PWM整流器电压环比例系数kvp、电流环比例系数kip、交流侧滤波电感L、交流侧电阻R和直流侧储能电容C有关;用改进的大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求得新的稳定性判据,用过仿真可以验证了该方法对于PWM整流器也可减少其保守域;分析了加入光伏系统后的充电站大信号稳定性,根据判据可知光伏系统的加入可增大系统的大信号稳定域,且所增加的稳定域与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相同,但是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光伏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而影响大信号稳定边界。
其他文献
随着传感器技术及遥感平台的发展,高分辨率、高光谱、多平台和多时相的影像数据迅速增长,且得益于遥感影像融合的研究,大量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影像融合技术被应用于灾害监测、国防安全等领域。Worldview卫星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高分商用遥感卫星之一,除了能提供全色波段和八个多光谱波段外,还能提供八个短波红外波段,但国内只能获取7.5m分辨率的短波红外影像,与多光谱影像的1.2m分辨率相差较大。同时,World
大型建筑物(大坝、特大桥梁、超高层建筑等)和滑坡等在外部荷载与重力等多因素影响下,由于内外部活动造成的灾害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对大型建筑物和滑坡等特征点进行变形监测,确定精确的变形量,可为其安全状态评估和灾害预测预警提供基础数据,也是目前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日益发展和完善,其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情况
随着我国交直流混联的特高压电网逐渐落成,直流输电工程中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引起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直流接地极对周边地表电位的影响与交流系统低阻特性的特点,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很容易受到直流偏磁的危害。直流偏磁问题不仅会危及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其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也对周围运行人员及居民的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围绕着直流偏磁下变压器的振动和噪声问题,研究了流入变压器直流偏
基于人工过零原理的机械式高压直流断路器,一般选用真空灭弧室作为开断元件。由于换流回路提供振荡电流的频率一般在k Hz级,真空灭弧室开断的实际是具有一定直流分量的中频电流,而对于真空灭弧室开断电流的复杂物理过程,目前的认识仅局限于工频应用领域。论文主要围绕开断中频电流时真空间隙的电击穿机理展开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真空灭弧室开断过程的介质恢复过程划分为鞘层预备阶段、鞘层发展阶段和金属蒸气衰减阶
面对环境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双重压力,电力行业亟待向环保低碳、可靠性更高、控制更加智能的运行方式转型。配电网中新能源投入比例的持续升高,设备类型的增多以及主动管理措施的多样化,使得配电网规划面对更多不确定性的挑战。因此,针对主动配电网规划,如何充分考虑新能源带来的不确定性,制定更为有效的扩展方案,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不确定网络理论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为解决新能源的不确
在特定的观测环境下,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波形的选择与参数设计直接决定了雷达的探测性能、系统分辨率、探测精度以及潜在的抗干扰性能等。基于此,本课题从实际项目关于雷达目标特性和探测指标要求出发,将MIMO体制的优势与高频地波雷达(High Frequency Ground Wave Radar,HFGWR)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从理论
大数据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一个研究议题,其应用场景已经扩展到许多其他学科当中,而GIS行业关注的重点则主要是时空大数据。挖掘利用时空大数据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供支持大数据空间计算的能力,众所周知,比较流行的大数据框架,如Hadoop、Spark、Storm等均不支持空间数据的计算处理,而在Hadoop和Spark基础上开发的一些支持空间计算的框架如GeoSpark、Geo Mesa、Sp
立体视觉通过拍摄不同视角下同一个三维场景的两幅或者多幅二维图像,利用立体匹配技术寻找各图像之间每个像素点的匹配点并计算对应的视差值,根据三角测量原理和对应的视差信息恢复该三维场景的深度信息,是摄影测量学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双目立体匹配是立体视觉的重点也是难点,立体匹配的精度会直接影响到三维重建的结果。根据视差计算的优化方式,立体匹配算法可分为全局算法、半全局算法和局部算法。全局算法
如今,人类对遥感信息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遥感技术已成为人类获取空间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遥感影像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为对地观测提供了丰富的手段。然而,海量、多源遥感影像为空间信息搜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数据全自动、实时性、高精度处理的挑战。在海量多源数据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无人机倾斜影像是有效获取地物目标信息的重要数据源,对二者的充分高效利用已成为遥感对地观测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两种数据源的影像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不断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兼容性和实时性也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以模型简单,实时性强,定位方式灵活等特点,已逐渐被广泛采用,但是在进行实时精密定位时,依赖于实时高精度轨道钟差产品的支持。现阶段,IGS已提供预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