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渊明《桃花源记》与中国历代文人艺术家的关联一直是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他们似乎从陶渊明那里找到了人生所需要的某些文化品质:一种生活方式,徜徉于想象中的仙境;一次审美旅程,获取精神慰藉;一段人生境界,在超然与自娱中升华品格。陶渊明及其“桃花源”也因此成了中国文人心目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山水画在中国唐宋以来的发展,无论是历史早期的仙境山水还是较晚发展成为主流的隐逸山水,都经过了“理想化”的山水形象呈现过程,“桃花源”传说根植于桃花流水的理想山水之上,恰与中国山水绘画旨趣相吻合。“桃源图”题材由此也成为中国绘画颇受欢迎的“画题”。在以“桃源图”为画题的创作演变中,历代画家不断在变化着这一题材的内容与形式,形成从“仙境山水”、“隐逸山水”再到“世俗山水”、“实地山水”的变化过程。从本质上看,这些差异的内容与形式均很好地体现了画家们对理想生活向往与现实生活的观照,是真实体验的视觉呈现。自明以来,有关“桃花源”的诗文和绘画作品大量出现,在逐步融入中国文人画家思想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至明中后期,随着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吴门画派审美风尚的嬗变,“桃花源”绘画正在突破上层阶级或贵族文人阶层限制,渐渐走向平民化,这也预示着作为曾经的精神文化符号象征的桃花源的弱化与变异。本文以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桃源仙境图》的创作背景出发,阐述社会环境对吴门画派审美风尚的影响,以期全面、准确的把握仇英绘画风格及其在吴门画派中的定位;其次,梳理“桃源图”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脉络;最后,分析仇英《桃源仙境图》的画面语言和意境表现,意在探求仇英的“桃源情结”——对安和生活的向往。概言之,通过仇英的《桃源仙境图》,可以清楚窥视出明代绘画的“世俗化”倾向,从而呼应了明代绘画商品化的特征,这对我们重新认识明代绘画史,进而认识明代文化状态提供了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