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行为的刑法因果关系认定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智能产品的层出不穷,作为新时代技术革命的驱动者,其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加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新兴技术所带来的法律风险也不可估量。而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算法理论的更新,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的发展阶段,世界发达国家均积极投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纷纷争取掌握此领域的发展主导权。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特定领域的自我学习,在特定领域能完全脱离人类控制实现自我运作。
  与此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现实以及法律风险,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区别于传统科技风险,由前述可知,大数据时代催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研究迅猛发展,而深度学习所带来的风险实际上源于促使其发展的数据和算法。犯罪技术的进步使得犯罪正本大大降低,同时也使得部分传统犯罪发生了量变和质变,实际上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威胁,例如部分犯罪分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破获、盗窃受害者个人信息上,利用获得的信息对其进行诈骗,带来了财产甚至人身损失。对于此类问题,现阶段理论界讨论的方向主要是从人工智能主体归责方面进行,而现实问题是由于人机之间的交互模式,使得使用者和工具之间不能完全分开,机器在适应使用者进行不断的自我调整,因此不能只把限制对象或者归责对象局限于使用者,必须加入人工智能本身的智力考虑。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虽然如上所述纠结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主体资格适用问题以及归责问题,然而在实质层面,其所反映的问题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刑法因果关系的调整范围与适应性在偏离和变弱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行为与结果进行法律因果关系客观归因、责任归责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旨在对法律因果关系以及人工智能两个领域进行研究,对这两个领域目前存在的困境、行为的异化以及相互融合进行分析对照,最终解决对人工智能行为的因果关系认定问题。
  本文通过对传统刑法因果关系各理论学说的研究,整理出在利用传统因果关系分析人工智能行为时所遇困境,提出人工智能行为较传统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并且指出传统因果关系难以适用的原因。对人工智能的指令行为以及机器人行为的特征和行为模式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法律因果关系内部进行各种模式进行反思,再融合法律系统内部与人工智能行为外部特征,最后得出呈现出适应性的因果关系模式来对人工智能行为进行刑法因果关系认定。
  本文在论述人工智能行为的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的过程中不仅旨在解决现在以及将来发生的相关行为因果关系认定的困境问题,实际上也提供了一条法律应对社会变迁的可行性路径。主要是在卢曼的系统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法律外部社会特性的观察和研究,分析外部社会的行为特征和逻辑基础,再对法律内部系统进行调试,以构建一个能够成功应对外部系统变化的法律体系。结合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人工智能行为的刑事风险和不同行为特征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对其不同系统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再结合对法律因果关系内部的不同模式的反思,可以达到将原本处于封闭状态中的法律内部系统和基于其规制的外部系统二者的融合状态的目标,继而解决人工智能行为的刑法因果关系认定难题。
  最终提出了对于人工智能行为的刑法因关系认定标准应立足于风险标准模式,通过对风险标准模式的修正,进而分别对人工智能系统的有导向性算法和无导向性算法模式下的作为和不作为进行归因和归责的评价。
其他文献
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背景下,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轨迹产生了显著的冲击影响。为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外汇市场主体的汇率预期过程并进一步影响即期汇率,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应用彭博发布的境内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汇率预期数据,并选取直接影响经济基本面及投资者风险感知的中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机构投资者汇率预期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基于消息模型和异质主体汇率预期形
粮食,不仅为老百姓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更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长期来看,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持续增长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以及人口的增长将为我国未来粮食需求上升带来无限可能。从生产来看,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我国粮
学位
就业是人民保障和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大学生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就业,不仅关系到我国高校大力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接班者的作用,用自己在高校学习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建设,同样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向上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渐提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也在逐渐增加,因此,社会各界普遍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一热点话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队伍的建
第44次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显示,截止到2019年12月,我国已有8.54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增至61.2%。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还对国民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交流渠道,扩大了社会互动,对人们的经济决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投资也在逐年增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
缩小性别工资差距是性别平等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问题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劳动者个人特征或歧视角度,探讨差距产生的原因,忽略了产业转型背景下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  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性别分工理论、性别歧视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回顾国内外关于性别工资差距的相关理论及文献。结合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从劳动力就
近年来我国高铁运输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的高铁总里程达到了惊人的3.5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2008年制定的“四横四纵”客运专线骨架构建,并于2016年开启了“八横八纵”新时期铁路网的建设工程。中部地区目前正大力推行中部崛起战略,作为东接沿海、西连内陆的重要连接地区,中部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极为突出,因此中部地区的高铁线路的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武汉、郑
学位
高技术产业因其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研发活动,因此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源受到创新主体的广泛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度越来越高,研发资源逐渐形成集聚现象,研发资源的空间集聚会通过集聚效应来提高创新效率和竞争优势,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源的集聚对创新产出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基于研发资源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近些年制造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采取措施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话题。对于政府而言,单纯使用强制性的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极为困难,此时生态标签制度的推出和逐渐流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造企业对环境的损害。生态标签作为产品信息传递工具,向消费者提供环境信息。但是随着生态标签制定机构的增加,市场上的生态标签种类也越来越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整体综合实力的增强意义深远。2003年提出的振兴东北相关政策为东北地区的改革吹响了号角,但是短暂的繁荣转瞬即逝。自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新东北现象”出现,地区内经济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企业生产率水平低下的问题再现。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东北振兴的战略是否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又
中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以充分表达思想、监督权力行使,而推进行政诉讼中的宪法实施亦有利于全面落实宪法实施,切实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言论自由条款内涵中,言论不仅表现为口头言语,还表现为书面形式和行为。言论自由的行使受到限制,限制程度据言论性质有所不同。信访案件亦需据其内容分别处理。本文选取的法院主动援引宪法言论自由条款的行政判决书中,法院支持公民行使言论自由的判决仅占总数的4.3%;书面形式是言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