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市场实行分业经营政策,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利息差,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在收入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20世纪80年代,金融科技的创新以及新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国际银行界发生巨大的转变,欧美银行业纷纷大力投入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欧美银行业在2001年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50%。欧美国家的大型银行更加积极主动开展非利息收入,大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到欧美整个银行业的绝大部分。近年来,国内市场开始发生改变,金融业的渗透力逐渐加强,金融脱媒现象日益凸显。目前,我国金融结构朝多样化业务发展,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推动着证券、信托及保险类机构向社会直接提供融资业务,瓜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削弱银行向社会融资的能力,压缩了银行业的利润空间。据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2年人民币贷款融资比例为79%,其他的为21%。到2013年,我国整年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7.29万亿,但是人民币贷款占全年社会融资规模降到51.4%,为历史的最低水平。社会融资渠道逐渐多元化,直接融资比例已接近30%。商业银行面临着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挑战,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商业银行利率进入更深层次的改革,2013年7月,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即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打破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利率框架,无疑会对银行利率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银行为揽储客户及吸引客户贷款,会逐步增加存款利率,相应降低贷款利率,这进一步地压缩了银行的利息差,降低了利润。面对金融市场的复杂化和整体环境的混合化,我国银行业开始积极主动去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调整银行收入的结构。加入WTO以后,央行开始试点商业银行跨行业经营。随着我国金融环境的不断宽松,金融工具和产品不断创新,我国商业银行抓住此机遇,积极转型,调整业务结构,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以使自己在金融自由化的竞争中获胜。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涉足其他金融领域,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2007年金融危机为整个金融界提醒警钟,银行经营风险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投入相当大的人员和资金去研究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然而结果并未取得一致。而且我国非利息收入业务中有相当部分是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外业务,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那么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本文对此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国内对此研究的时间较晚,国内研究的文献也较少,前期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提出建议,而后随着国内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逐步提高,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的关系及各自的波动性,最近才有学者开始用实证研究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国内学者取得的结论也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该方面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006年我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核心指标分为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祗补三个层次。其中风险水平是以时点为数据,是一种静态指标;风险迁徙是衡量资产质量的变化,是动态指标;风险祗补是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我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督同时考虑到盈利性和资本充足度。2013年我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已经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成熟条件,央行正在加快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外公布。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改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能为银行业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我国将允许商业银行破产,商业银行自己承担风险。过去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下,国家承担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自己对经营风险的控制意识不强,没有积极主动地去调整风险。现如今银行若经营不善,风险值过高,将会失去国家的保护,自动退出银行市场。同时,银监会也已经表态正在酝酿银行破产条例。所以综上所述,本文综合考虑银行盈利性、资本充足度和银行破产,选择银行破产Z值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而过往研究多是采用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在实证中,对银行破产Z值求倒数,变换为IZ值,当IZ值数据增加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大。本文选取5大国有商业银行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不仅从总体上研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同时还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角度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阐述发展非利息收入的理论基础,界定非利息收入的概念和分析其特点,进而能对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内容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然后,分析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发展状况和风险传导机制;而后,运用资产组合理论对非利息收入与经营风险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最后,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性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bankscope数据库和样本银行的年报。时间选取2002-2012年,本文采用三年滚动平均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将不规则变动平滑化,以便计算IZ值,其他变量为三年的滚动平均值,以此构造面板数据。本文通过对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发展现状及对其与银行经营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1)我国非利息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我国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集中在低端产品,净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是主导业务;(3)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波动较高于净利息收入的波动;(4)非利息收入的增加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5)国有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比股份制银行开展其业务降低经营风险的作用更加明显;(6)专业化队伍不齐全,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