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乒乓球能在世界乒坛保持长盛不衰的竞争实力,关键在于我国完善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了乒乓球后备人才的数量、质量和源源不断的输送能力。江西省乒乓球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要振兴江西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十分关键,有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保证这项运动蓬勃发展。本文以江西省体校、南昌市体校、新余市体校以及参加2011年江西省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1.目前江西省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竞技水平较低,在全国同年龄阶段处于下游水平。2.江西省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握拍方法、打法类型的比例不够合理,左手执拍的运动员所占比例偏少,横、直拍运动员人数差距越来越大,直拍运动员的数量正在逐渐萎缩;运动员打法类型单一,快攻型和削攻型运动员非常少。3.江西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参训动机中成就动机社会定向的成分要高于自我定向的成分;运动员对待训练的态度非常积极,对待学习态度总体状况不好;大部分运动员在处理学习和训练关系上主要以训练为主;运动员文化成绩总体一般。4.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基本功不够扎实和身体素质较差;运动员认为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基础差。5.江西省少年乒乓球教练员队伍趋于老龄化,青年教练员的数量不足;教练员学历偏低,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相对薄弱;教练员队伍的运动经历不足,有省级以上专业队运动经历的教练员比例偏少;教练员在知识补充和更新方面严重不足,参加岗位培训的机会太少。6.江西省少年乒乓球教练员的执教动机可以促进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有利于江西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教练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没有认识到多年系统训练的重要性,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够,训练计划内容简单空乏,忽略了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和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7.江西省乒乓球运动员的选拔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教练员在选材时主观经验仍占很大比重,缺乏比较客观的科学选材方法;江西省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次数偏少。8.资金投入不足、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生源匮乏质量不高被教练员认可为制约江西省乒乓球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另外,教育体制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不协调、场地设施不足、科研水平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差等因素也是制约江西省乒乓球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