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型染发剂中11种染料成分的超声辅助萃取——H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cl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发剂是一类特殊的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由于染色效果好、维持时间长等优点而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发剂。但此类染发剂多以芳香胺和/或酚类有机组分为有效成分,易引起人体过敏、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甚至可能导致“三致”。鉴于氧化型染发剂的安全性问题,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了氧化型染发剂中有害物质的添加,并推荐了相应的测定方法,各国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求最佳测定方法以满足日益增多染料成分的检测需求。  本论文正是着眼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有害染料成分,对其进行了测试方法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我国和欧盟化妆品法规中禁限用氧化型染料的种类、现有的检测方法以及其在市售产品中的添加概率,选择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11种禁限用苯胺和苯酚类染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测试方法的选择上,本论文采用了分辨率较高的HPLC-MS/MS作为测试手段,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HPLC-MS/MS检测条件,建立了氧化型染发剂中11种染料成分的简便、快速、灵敏的HPLC-MS/MS的检测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主要包括:  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中,采用了超声辅助萃取技术,并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和单因子实验优化了超声辅助萃取条件。得到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5%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抗坏血酸为抗氧化剂,超声提取10min。为了消除染发剂样品中表面活性物质等对目标组分测定的影响,同时选择了以非极性的正己烷萃取基质,并过SPEC18小柱以实现净化待测样品的目的。  在HPLC-MS/MS测试方法的研究中,本论文考察了液相色谱柱、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和MS/MS条件对11种组分分离度和响应值的影响,最终选择了以EC-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质谱数据,并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模式的切换,外标法定量,实现了11种染料成分10min内的同时测定。  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9.43μg/g,加标回收率为87.8%~118.1%,精密度≤7.37%(n=6)。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  本方法可用于氧化型染发剂中痕量禁、限用染料的监测分析,为我国相关检测机构对进出口染发剂、市售染发剂样品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字符串匹配是一个在很多信息处理技术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入侵检测技术中由为突出,而其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开展了多年,一些经典的算法已经在很多入侵检测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但
随着大输液领域的发展,常规PVC材质的内袋已不能满足GMP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因此被以三层共挤膜为材质的新型AVIVA膜所代替,解决了PVC材质本身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然
怠速工况是发动机的重要工况之一,与发动机的排放水平、能源消耗有密切的关系。怠速工况时由于汽车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器、自动变速器等装置的加载是突变的,这些扰动因素打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安全的重要装置,而我国仅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可以生产ABS,且主要处在中低端市场。装配在产品的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提高我国ABS企业的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也逐渐进化到智能手机,其功能强大,而且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也被应用到了手机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应用到手机上,其可靠性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针对研
利用视频处理技术进行人体运动分析已成为近年的热门研究方向,可用于临床诊断、康复工程、人机工程学、体育科学以及仿生机构的控制和制造等许多领域。基于视频的人体运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