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发剂是一类特殊的化妆品。氧化型染发剂由于染色效果好、维持时间长等优点而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染发剂。但此类染发剂多以芳香胺和/或酚类有机组分为有效成分,易引起人体过敏、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甚至可能导致“三致”。鉴于氧化型染发剂的安全性问题,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规范了氧化型染发剂中有害物质的添加,并推荐了相应的测定方法,各国科学家也在积极寻求最佳测定方法以满足日益增多染料成分的检测需求。 本论文正是着眼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氧化型染发剂中的有害染料成分,对其进行了测试方法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我国和欧盟化妆品法规中禁限用氧化型染料的种类、现有的检测方法以及其在市售产品中的添加概率,选择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11种禁限用苯胺和苯酚类染料作为研究对象;在测试方法的选择上,本论文采用了分辨率较高的HPLC-MS/MS作为测试手段,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和HPLC-MS/MS检测条件,建立了氧化型染发剂中11种染料成分的简便、快速、灵敏的HPLC-MS/MS的检测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主要包括: 在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中,采用了超声辅助萃取技术,并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和单因子实验优化了超声辅助萃取条件。得到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5%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抗坏血酸为抗氧化剂,超声提取10min。为了消除染发剂样品中表面活性物质等对目标组分测定的影响,同时选择了以非极性的正己烷萃取基质,并过SPEC18小柱以实现净化待测样品的目的。 在HPLC-MS/MS测试方法的研究中,本论文考察了液相色谱柱、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和MS/MS条件对11种组分分离度和响应值的影响,最终选择了以EC-C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质谱数据,并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模式的切换,外标法定量,实现了11种染料成分10min内的同时测定。 所建立方法的检出限≤9.43μg/g,加标回收率为87.8%~118.1%,精密度≤7.37%(n=6)。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 本方法可用于氧化型染发剂中痕量禁、限用染料的监测分析,为我国相关检测机构对进出口染发剂、市售染发剂样品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