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期望通过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来应对复杂环境、转移风险和提高经营业绩,戴尔、沃尔玛和惠普等著名公司在此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一些学者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后认为:供应链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协调企业之间因多个目标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而且有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使之成为防止竞争者进入的有力保障。也有学者认为,伙伴关系只是一种外部资源,因环境的复杂多变和自身能力的有限,这种资源往往很难内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良好的整合能力是外部资源发挥长期作用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也反映了这一点:不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期望能在成本、质量和经营绩效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但多数效果并不明显,真正通过供应链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很少。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也使很多经营者倍感困惑:伙伴关系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是一种假设还是一种必然逻辑?针对这一许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本文系统整合了不同学者根据资源与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对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与竞争优势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并按照结构—行为—绩效的这一研究范式,分别从伙伴关系——竞争优势、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竞争优势三条不同路径来设计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论文在设计问卷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线性结构关系模式(LISREL)分析和构面关系差异性分析来验证各项假设和考察模型拟合效果,以此探讨伙伴关系、供应链整合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关系,寻求如何利用伙伴关系获取供应链整合后的实质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伙伴关系对竞争优势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大,建立伙伴关系并非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2)透过供应整合,伙伴关系对竞争优势的间接效果远远高于其直接效果,加强整合能力建设是利用伙伴关系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3)伙伴关系的存在对供应链外部整合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伙伴联盟来提升自身的外部整合能力。这些结论为企业进行供应链长期规划与策略布局提供必要的依据。论文的创新之处集中在:(1)通过量化“关系质量”,更客观地反映了供应链伙伴关系对竞争优势的影响;(2)引入供应链整合这一中间变量,并根据SCP研究范式设计概念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3)通过进行差异性分析,更深入地揭示供应链伙伴关系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