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探讨的“仁爱”和“博爱”思想是指中国儒家的“仁爱”和西方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儒家伦理的“仁爱”和基督教伦理的“博爱”分别代表东西方文明的情感至爱和思想精华,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现代社会也将继续发挥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思想的历史衍化和主要内容。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孔子开始的,后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程朱和近代儒学思想家的发展,其涵义也在不断丰富。儒家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亲情之爱、非亲之爱。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演变集中体现在从《旧约》到《新约》对爱的解释的转变。《圣经》博爱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神爱、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等,体现出爱的博大与宽容。其次,对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思想进行了异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爱”的对象与范围不同;“爱”的表现形式不同;“爱”的实现途径不同。两者的共同点主要在于:爱是一种人类共同的情感;爱是一种基本的伦理价值;爱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最后对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述。儒家仁爱思想是处理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要原则,它有助于促进现代公德建设。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有利于促进人的道德完善,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尊重、宽容与平等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油脂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但是我国油料生产发展缓慢,每年进口的油料数量急剧上升,尤其是大豆进口数量的增加速度更是惊人。我国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生态资源,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战略储备资源,更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林权流转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呈现日
自登记制度建立以后,占有仍然是所有有形财产(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权利的表征手段。对于不动产,就可能产生两种表征手段:一种是实际占有,一种是登记簿。作为物权表征的
在粮食安全问题加深、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压力下,在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国家各方面综合实力增强的正面作用下,促使全社会掀起了又一轮发展农业机械的热潮,但在小农经济体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效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随
以小麦粉、板栗粉、糯米粉、玉米粉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新型板栗窝头发酵的最佳条件及原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条件是酵母添加量为1.0%,
随着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在实践中,由于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经济长足发展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山区面积辽阔,生态脆弱,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实施,需要广大农户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与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日渐成为现代的新兴文化。这一文化在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体现了全方位的创新,它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我国自1982年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户为单位的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