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天基GNSS掩星探测技术的电离层闪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5823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离层闪烁会导致无线电信号的周跳甚至失锁,从而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导航定位、星地通讯以及区域通信等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基于我国雷达、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南方区域正处于磁赤道异常北驼峰区域的现状,该地区电离层闪烁及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南海渔业、海上航运等生产生活活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南方乃至全球的电离层闪烁观测技术,推动电离层闪烁监测、预警和预报等空间天气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大量电离层闪烁探测手段,其中,天基GNSS掩星接收机探测技术具有全球覆盖、高垂直分辨率、高精度、全天候和长期稳定等优点,是目前最主要的电离层闪烁探测方式之一,应当是我国发展的重点。我国于2013年研制并投入使用的GNSS掩星探测仪(GNSS occultation sounder,GNOS)搭载于风云三号C星(FY3C),其通过掩星临边观测获取了大量GPS电离层闪烁数据,为电离层闪烁预报、电离层闪烁概率发生模型等空间天气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FY3C-GNOS,我国于2017年研制并发射了搭载于FY3D卫星上的新一代GNOS,实现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与北斗(Beidou N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双系统兼容的闪烁观测以及电离层闪烁观测数量的大幅度提升。本文详细介绍了电离层闪烁的探测原理以及研究现状,并围绕FY3C/FY3D-GNOS载荷,对其硬件设计实现、地面仿真系统设计、电离层闪烁产品反演精度验证、电离层闪烁产品应用等展开了详细讨论,并对FY3C/FY3D-GNOS电离层产品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介绍了电离层的介质特性及其电子密度不规则结构的表征方法,分析其对卫星通信、卫星导航、雷达等系统的电离层闪烁效应。综述国内外电离层闪烁探测方法,结合FY3C/FY3D-GNOS掩星探测仪,重点分析了天基GNSS掩星探测电离层闪烁时全球覆盖、高精度、全天候和长期稳定的技术特点和优势。2.通过设计控制解算DSP以及基带处理FPGA实现了GNOS载荷的硬件功能,其中,在基带处理FPGA环节,本工作创新性地采用基于匹配滤波器和FFT频率搜索的捕获方法以及变带宽环路设计,解决了由于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很短,快速准确捕获GNSS信号并高质量输出数据的困难以及星上高动态效应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本次载荷设计中的技术亮点。3.自主设计了基于Cornell模型的电离层闪烁地面仿真系统,完成了FY3C/FY3D-GNOS载荷功能和性能的测试。该仿真软件可灵活配置闪烁时间、数据更新周期以及模型参数,从而得到闪烁影响下GNSS信号幅度衰落及相位波动序列,通过Spirent公司的双频GPS信号模拟器生成受到电离层闪烁效应影响的GPS L1和L2以及BDS B1和B2双频信号,利用GNOS掩星探测仪进行接收、处理,结果表明,FY3C/FY3D-GNOS电离层闪烁探测精度符合要求。4.为在轨验证FY3C-GNOS电离层闪烁的探测精度,首次采用交叉验证方法将FY3C-GNOS在轨运行期间获得的最大电离层闪烁指数S4max与同类型天基COSMIC掩星项目所观测到的S4max数据进行匹配以及误差分析,在匹配过程中,除常规时空匹配外,还首次将两者掩星射线的方向性纳入匹配条件。分析表明两者数值差异的平均误差和标准差都小于0.01以及0.1。该量级的统计误差特性验证了FY3C-GNOS电离层闪烁产品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证明了不同电离层GNSS掩星探测项目间具备无偏性、长期一致性和稳定性,为将来开展一系列综合和长期的电离层掩星数据应用分析奠定了基础。5.天基电离层掩星探测技术能够观测到全球电离层的各种变化以及各种现象引起的电离层效应。基于该技术特点,本文首次将FY3C-GNOS在轨期间观测的电离层闪烁指数应用于事件级磁暴以探索该产品在磁暴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Y3C-GNOS的电离层闪烁数据能够有效反映出磁暴初相、磁暴主相、磁暴恢复相的电离层变化特征,与已有闪烁探测结果相一致,表明了其在研究各类电离层现象中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产生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化学结构相似,致毒基团大致相同。黄曲霉毒素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为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一类。基
一氧化氮生成过多对心血管系统有显著的不良作用,尤其是一氧化氮与超氧阴离子反应形成的过氧亚硝酸阴离子是一种强效细胞毒性物质,在心肌损害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刺络放血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中风后下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对比刺络放血疗法在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治疗上的作用进行探讨和评价,为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症状提供更为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并让本项研究所得结果及结论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及临床运用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的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63例患者,用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两组。两组病例均给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股骨头局部的血液供应受到阻断和破坏,引起骨细胞的缺血、死亡,导致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最后出现关节损伤、髋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主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