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大约占世界总排放量的30%以上。正因如此,我国正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与日俱增的减排压力。然而,国际能源署的研究显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长不仅与我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发展模式有关,还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引发的转移性因素有关。在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出口的物品很大一部分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全球消费和生产的需要;并且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承接了相当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同时,也已悄然成为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污染避风港”。因而研究中国碳排放与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碳排放的成因,对中国寻找碳减排途径及向国际争取碳减排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探寻如何更为全面有效地协调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与碳排放的关系,使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对外投资与环境保护均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开放经济的贸易与投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碳排放测算模型,根据能源消耗量测算我国总体以及分地区碳排放量,分析全国和分地区碳排放特征。更进一步,以我国1983-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2003-201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探究我国对外贸易、国际投资对国内碳排放的影响。本文的时间序列模型从全国总体检验了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负面影响效应,面板模型则表明了我国开放经济中存在减少碳排放的积极效应。从全国动态面板模型中得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一阶滞后效应,当期及滞后一期的出口加剧了国内碳排放;当期及滞后一期的进口对碳排放有积极效应;滞后二期的FDI起到了优化碳环境的作用;滞后一期的OFDI也降低了国内碳排放。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为我国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实现低碳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