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税收,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税收或税收体系。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狭义的绿色税收即为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环境税,广义的绿色税收则包括对环境保护起作用的税收体系和收费。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独特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挑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绿色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环境政策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制定和调整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手段来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负面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直接有效地调控,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了以生态税制为核心的绿色税收新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尚未建立以保护环境与资源为目的的绿色税收体系,环境保护的职责大多是依靠行政手段以及各种费的征收实现,税收在环保事业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如何避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是我国政府优化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鉴此,本文以政府所掌握的经济杠杆——税收作为讨论的主题,研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借鉴国外的绿色税收实践经验,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总体思路及具体的操作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率先在国内学术界分时间分阶段提出了构建绿色税收体系的具体步骤,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2)本文没有仅限于对国外绿色税收做简单介绍,而是将介绍和分析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3)本文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燃油税的改革提出了独到性见解;(4)对绿色税收实施效应的局限性进行了理论模型分析并对配套制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