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论文梳理了学者们对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现状和相关性的已有研究成果,从产业耦合的角度,对我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在分析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耦合协调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对其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信息产业和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尽享理论分析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梳理了学者们对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现状和相关性的已有研究成果,从产业耦合的角度,对我国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具体而言,本文在分析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耦合协调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对其发展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影响信息产业和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尽享理论分析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结论概括如下:
从整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状况较低,我国大多省份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并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上升幅度比较缓慢,尚未进入中级协调阶段,提升空间巨大。流通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状况一直保持东部地区耦合协调程度高,中部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程度低的空间格局。在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六大影响因素中,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政府第三产业的财政支出、劳动力数量,固定资本存量、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数量,并且这五个指标对两个产业的影响因素都为正向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受教育年限对两类产业耦合协调的提升尚未产生显著作用。
本文最后基于各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流通产业与信息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从2010年新一轮医改开始至今,医改的成果惠及了千家万户。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医改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医改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全科医生作为直接面向基层普通群众的医务工作者,担负着健康守门员的责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本文以钦州市全科医生近十年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钦州市的全科医生培养现状进行认真梳理,通过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查阅理论著作等方式,运用管理学的理论进行思考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中央提出的“六稳”和“六保”之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牵动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作为衡量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的主要经济指标,依托于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备受关注。 本文以广西城镇调查失业率采集环节数据质量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结合质量管理理论与统计质量管理理论,从涉及采集环节的三个数据生产者角度出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根基所在,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了一定提高,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发挥受限、组织制度保障功能缺位、引领群众发展经济乏力等,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的作用发挥。本文以福绵区农
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基本工具和表现形式,公文处理工作是维系党政机关运转的一项基础工作,公文处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政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公文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公文办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进程,助推党委机关运转提质增效,本文以文件运转流程为研究视角研究A市党委公文办理工作,分析现状问题,提出优化处理途径。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和文献分析
全世界范围都存在处于贫困的地区,怎样减少甚至消除贫困,是各国不断探索努力的方向。我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16年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当年因病致贫还有因病返贫的农民比例高达42.6%,所以我国十分重视并持续加大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投入,以防止因病致贫或是因病返贫现象多发,使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在减贫中发挥减贫的重要作用。在精准扶贫开始前后期间,国家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金的财政补助大幅增长。这些做法在短
“农超对接”就是超市直接向农产品的生产者购买农产品,或者农产品生产者直接把自己生产的产品销售给超市。”它是农产品流通渠道演变的一次革命,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为优良农产品进入市场搭建了平台,削减了流通成本,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优化了农产品供应链,缩短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农民可以参与到农产品供应链的内部,通过压缩渠道、提升流通效率而获得更多的收入;“农超对接”为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提供
性别收入差距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难题,“同工不同酬”现象在职业男性和女性中普遍存在,而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生育行为也使得这一问题愈来愈严重。出于对工资收入降低的担忧,女性有可能会为了避免性别收入差距而拒绝生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生育政策逐步放开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却没有大幅上涨。本文的研究将说明,职业隔离是介于生育行为与性别收入差距之间的桥梁,为研究生育行为如何扩大性别收入差距提供新
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引发了人们对公共服务质量对人口流动的深度思考。本文基于Tiebout理论的均衡分析,尝试测度我国公共服务质量,验证我国城市中存在Tiebout的“用脚投票”理论,即人们根据公共服务质量偏好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 据此,本文主要分析三个问题:第一,综述中国公共服务质量和人口流动的发展历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我国282个地级市的公共服务质量综合指标的得分。
产业政策是否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发展一直饱受争议。一方面,产业政策能帮助企业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外部性问题。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阻碍企业发展或使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无法有效发挥。因此考察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其可能存在的合理的作用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物流产业发展为例,评估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文章基于市场失灵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全要素
中国能源供给增速缓慢,能源需求却急剧上升,使得中国能源供需缺口不断地扩大。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能源问题。此时,开展能源对外直接投资(能源OFDI)已经成为了中国开拓及利用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国能源OFDI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行投资选址,降低能源投资风险,扩大能源投资规模,增强能源投资质量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