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中的参与者都符合“理性人”的特征,股票价格能够消化市场中的公开信息以及非公开信息,想要长期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是不可能的。但是无论在西方成熟的金融市场还是在我国这种新兴金融市场中,学者们屡次发现各种有悖市场有效性的异象,本文研究的就是众多异象中的一种:盈余公告效应。对盈余公告效应的研究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试图从投资者非完全理性、交易成本以及套利风险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而投资者有限关注就是投资者非完全理性这一角度的具体展开。如果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成立,那么同日发布盈余公告的数目越多,会导致股价较大程度对盈余信息反应不足,本文尝试基于有限关注理论对盈余公告效应进行解释。
互联网技术使我们身处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信息量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投资者的理性面希望可以消化所有信息再投资,但现实人的客观能力无法企及。或者是人类无法关注到所有信息,或者是关注到也有无法正确预测未来盈余的可能性,这些都说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在投资者有限关注的理论之下,本文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第一,某上市公司披露盈余公告的同一天证券市场中同时发布盈余公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越多,那么公告后的下一个交易日的股价即时反应较弱。第二、某上市公司披露盈余公告的同一天证券市场中同时发布盈余公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越多,那么为了弥补前期股价反应不足,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程度越大。
基于理论提出假设之后,本文展开了实证分析与检验。首先,本文选取的是2012年至2016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筛选后的样本数据的简单统计与描述,本文发现近95%的年报都是在三四月份公布出来的,而且选择在周一、周五以及周六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异常交易量相对其他时间更低,初步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投资者有限关注会造成股价的即时反应不足。
随后本文将样本按照年报每日披露数量等分为十一组,从第1组到第11组日披露数量递增,即从分散披露时期到集中披露时期;同时对称地按未预期盈余大小也分为十一组;在衡量市场的即时反应和滞后反应时我们选取了两个指标:分别是累计超额收益率以及异常交易量,异常交易量可以直观的反应出盈余公告发布之后投资者的交易活动;计算上述两指标时共选取了五个窗口期,为年报公告日后1个交易日内和2至61个交易日内。最后使用不加入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两种多元回归模型(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周历虚拟变量)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日盈余公告数量越多,即时市场反应越弱,后期盈余价格漂移越强。
本文最终得到了结论: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与盈余公告效应是有关联的,即集中披露时期的市场即时反应较弱,盈余漂移较强。由此建议我国监管机构应对盈余公告的披露时间过于集中进行管理,改善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同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注意择机公告,相同的消息在不同的时间公布出来给公司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互联网技术使我们身处在信息“泛滥”的社会中,信息量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投资者的理性面希望可以消化所有信息再投资,但现实人的客观能力无法企及。或者是人类无法关注到所有信息,或者是关注到也有无法正确预测未来盈余的可能性,这些都说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在投资者有限关注的理论之下,本文提出了两个研究假设:第一,某上市公司披露盈余公告的同一天证券市场中同时发布盈余公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越多,那么公告后的下一个交易日的股价即时反应较弱。第二、某上市公司披露盈余公告的同一天证券市场中同时发布盈余公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越多,那么为了弥补前期股价反应不足,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程度越大。
基于理论提出假设之后,本文展开了实证分析与检验。首先,本文选取的是2012年至2016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筛选后的样本数据的简单统计与描述,本文发现近95%的年报都是在三四月份公布出来的,而且选择在周一、周五以及周六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的异常交易量相对其他时间更低,初步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投资者有限关注会造成股价的即时反应不足。
随后本文将样本按照年报每日披露数量等分为十一组,从第1组到第11组日披露数量递增,即从分散披露时期到集中披露时期;同时对称地按未预期盈余大小也分为十一组;在衡量市场的即时反应和滞后反应时我们选取了两个指标:分别是累计超额收益率以及异常交易量,异常交易量可以直观的反应出盈余公告发布之后投资者的交易活动;计算上述两指标时共选取了五个窗口期,为年报公告日后1个交易日内和2至61个交易日内。最后使用不加入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两种多元回归模型(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周历虚拟变量)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日盈余公告数量越多,即时市场反应越弱,后期盈余价格漂移越强。
本文最终得到了结论: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与盈余公告效应是有关联的,即集中披露时期的市场即时反应较弱,盈余漂移较强。由此建议我国监管机构应对盈余公告的披露时间过于集中进行管理,改善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同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要注意择机公告,相同的消息在不同的时间公布出来给公司带来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