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作为描述性次谓语的德汉对比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3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谓语”概念源于西方语法理论,其主要功能是对主谓语客体的后置描述。其分为“描述性次谓语”和“结果性次谓语”两大类。在德汉两种语言中,两种次谓语的主要差异在于:描述性次谓语作为后置修饰语出现,是对主语和宾语客体的描述,与动词关系松散;而结果性次谓语是只描述宾语客体的结果状态,与动词关系紧密。但并不是说,描述性次谓语不如结果性次谓语重要,它也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因此,不能忽视对此现象的研究。近年来,德汉语法领域对次谓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结果性次谓语的句法层面,大部分的研究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结果性次谓语与动词所形成的结构,以及其指向性进行了深层阐释;而对描述性次谓语的研究在汉语中极为少见,其原因为汉语没有词形曲折变化,描述性次谓语如同一般状语一样总是位于主谓语之前,很容易与状语混淆。比如德语中的次谓语“Er isst einen Fisch roh”在汉语中体现在句中状语位置上“他生吃了一条鱼”,如同“他小心地吃一条鱼”。描述性次谓语在汉语中也因其特殊的位置常被称为形容词状语,但两者是否等同,还有待于对描述性次谓语进行进一步研究,厘清德语描述性次谓语与形容词定语及汉语描述性次谓语与形容词状语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为依托,结合语义学视角,试图解决以下问题:是否所有形容词都能作为描述性次谓语?描述性次谓语和形容词定语及形容词状语在德汉双语中究竟存在何种差异?汉语中如何区分描述性次谓语和形容词状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预先对可出现描述性次谓语的句型做出限制。德语中的描述性次谓语可出现在任何句型构式之中,而汉语里他们主要分布于DE及V-V构式里。所以,本文在汉语部分着重研究这两种构式中的描述性次谓语。之后从定义出发,对比德汉两语中的主次谓语概念,在定义上明确“形容词描述性次谓语”的存在性以及其指向性。然后,从这一现象本身出发,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和总结,探究充当描述性次谓语的形容词的限制条件。之后,在德语中着重论述其与形容词定语的差异,在汉语中着重其与形容词状语的区别,从而尝试对三者进行系统区分。通过研究可知:所有能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如德语中的评定形容词及汉语中的状态形容词均可充当描述性次谓语。德语中,描述性次谓语在句法上形态固定,位置灵活;语义上描述所指对象在动作发生期间的状态,时间结构上与所发生的动作具有同时性;语用层面,由于其位置灵活,与其所指的对象关系松散,会出现同时指向主语或宾语的现象,判断具体指向需依靠上下文,具有一定主观性。而形容词定语主要位于冠词与名词之间,位置固定,需进行曲折变化;语义上,描述所修饰名词的特征,此特征与动作发生时间无关,具有恒久性;语用层面与所修饰词关系紧密,不会出现歧义,表述具有客观性。而汉语中,描述性次谓语与形容词定语差别在于,句法上前者受到“的”标记,放在名词前。而后者受“地”标记,放在动词前,两者的位置均相对固定。语义上,描述主语和宾语在动作发生时的状态,时间结构具有暂时性特征;但由于人与人认知结构的差异,在出现述人形容词时,可出现描述性次谓语语义指向主语或动作的情况,具体指向需按照上下文判断,具有主观性。而形容词定语与修饰词关系紧密,始终具有客观性。其与状语主要区别在于,虽然描述性次谓语处于状语位置,位置固定,但其副词性弱,不作为副词使用;语义上,其指向主语或宾语,但只对所指对象状态进行描述,不像形容词状语那样对动词进行语义修饰。本文创新点在于:将语义与句法相结合,研究分析指出充当描述性次谓语的形容词与充当定语和状语的形容词的区别,从而提出充当描述性次谓语的形容词的限制条件;利用时间结构概念来区分德语描述性次谓语与形容词定语,厘清汉语描述性次谓语和形容词状语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取信号的方式逐渐从单一传感器发展到多源传感器。通过提取多源传感器各自图像的特征,对其特征进行融合处理,以此获取更全面的场景信息,弥补单一传感器信息的不足。作为多源图像融合的重要分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在军事、安防监控及工业制造等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红外传感器能够探测物体的热辐射信息,捕捉场景中的隐蔽目标,但其图像分辨率通常较低;可见光传感器根据物体的反射光成
在中国“走出去”战略背景的推动下,逐渐增长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和金额使得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同时中国在世界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比于发达国家更为成熟的跨国投资,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影响,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些影响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对于中国政府合理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及企业合理实施对外直接投资使其为企业自身带来更高的效益具有现
学位
《母花映照两仪堂》是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委托的翻译项目。此书属于传记类作品,既有纪实性内容,又兼具文学色彩。此书围绕着泰国华人商业家族——汪氏家族,重点叙述了长兄汪东盛、汪东发和长姐罗汪笑容的生平和事迹,并介绍泰国两仪集团的发展历程。但泰国传记类文本在中国的译介较少,也未有针对该体裁的泰译汉翻译方法策略研究问世。因此,本实践报告以《母花映照两仪堂》第八章至第十四章以及附录部分的翻译实践为例,从
目标检测主要是确定图像中是否存在感兴趣目标,并对其精确定位,可应用于物品检测、数目统计、目标跟踪等。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一般采用滑动窗口选择图像区域,采用SIFT、HOG等方法进行特征提取,采用SVM、Adaboost进行类别判断,存在特征提取鲁棒性差、区域选择没有针对性、时间复杂度高、窗口冗余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模型,如SSD、Faster R-CNN、YOLOv3,在鲁棒性、速度和精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邻避冲突发生的频次也在不断上升,各级政府对邻避冲突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和经济损失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发生的影响重大、较为典型的邻避冲突事件中,网络动员在其中都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以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的动员行动能集结更多利益相关者进行诉求表达,各种自媒体和新媒体成为了表达邻避诉求和集结现实行动的重要场域,线上线下集体行动所带来的治理压力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水平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出的电能大多通过逆变器等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网,这些电力电子设备不同于传统同步发电机,缺乏应有的惯性、阻尼等。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使逆变器具备虚拟转动惯量及阻尼,从而模拟同步发电机运行。VSG在实际运行中一方面要面临光伏侧的频繁波动,另一方面要应对电网电压不平衡和含谐波等非理想工况。因此研究非理想条件下虚拟同步发电
石墨烯基平面叉指电极性能优异,但是制备方法复杂,因此发展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基平面叉指电极的技术对于微型电容器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激光直写图案化技术,在刚性和柔性基板表面制造了超疏水和超亲水的复合叉指图案,通过控制不同润湿性表面的结构变化来控制石墨烯油墨的叉指图案,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平面微型电容器,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微器件的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针对氧化铝陶瓷刚性基板,利用红外纳秒
跳频技术作为扩频技术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抗衰落能力。但由于其频率跳变的特性,接收端需要做跳频同步,导致了接收机复杂度较高。这种复杂的接收端结构既限制了跳速的
图像数据与日俱增,海量视觉信息的输入对处理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图像紧凑表示的骨架可以简洁地展示图像前景的形态,在注重物体形状和对数据量要求比较严苛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骨架提取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骨架提取算法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准确度。但是随着网络的加深,算法运行时间与内存占用快速增长,为了平衡训练消耗,需要在有限深度的网络上设计优化算法。针对现有算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