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翻译的主体——翻译家的研究,日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也是翻译研究的主体。对译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对翻译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收集并阅读有关任溶溶先生的文献资料及其译著,对任溶溶的儿童文学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体系的形成。分析了任溶溶翻译思想形成的原因,翻译的目的及选材特点。通过总结其相关文献资料和译著,提炼出任溶溶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采取主要的翻译原则与策略。并选取大量任溶溶的翻译素材来进行举证,论证其翻译思想在作品中的实现方式。最后,对任溶溶的翻译活动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通过系统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在翻译目的上,任溶溶翻译主要目的有: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热爱:为中国的儿章提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作者介绍好书。在选材上,任溶溶在选取文木时注重材料的趣味性,选取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也是他的宗旨。另外,任溶溶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形成了其个性化的翻译原则。这些翻译原则给儿童文学的翻译带来的启示主要有:1.忠实取向为本。忠实原则是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儿童文学亦不例外。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内容、风格都要尽可能的忠实于原文。2.口语化取向为本。儿童文学翻译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在认知,语言和审美等方面有鲜明的特点。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以儿童读者为中心,在语言上要浅近,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用词上多使用叠词,拟声词,语气词等;在句子结构上,尽可能用简单句型,少用复杂句型。3.童趣取向为本。童趣性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用风趣幽默的笔调,用儿童特色的语言将儿童的生活,心理等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小读者有亲切感,从而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与共鸣。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中,注重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和节奏感是所不能忽视的。4.情境化取向为本。情境化指文中的描述能让小读者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文字产生画面感。充满画面感的情境化语言能让孩子们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作品。通过这项研究,本人希望能够通过总结任溶溶的翻译思想,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任溶溶在儿童文学翻译上的成就,为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家及翻译家提供一些参考,并且对中国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起到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