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真菌性皮肤病是由真菌黏附于犬表皮及附属结构引起的,真菌在附着之后对角质蛋白组织寄生或腐生从而迅速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皮肤出现脱毛、鳞屑、糜烂等病变。浅层真菌是犬真菌皮肤病的主要病原体,基本为皮肤癣菌,可分为毛癣菌属(如须癣毛癣菌)、表皮癣菌属(如絮状表皮癣菌)和小孢子菌属(如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孢子菌)三个属,马拉色菌等少数酵母菌也可以导致发病。该病在各类型犬只和各个地区均常发生,多为条件致病性疾病,种类多样,治疗期较长,治愈率不高。近年来其发病率的增加可能和宠物临床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量过大有关。人类也可能被犬传染上该疾病,在抵抗力低下的特殊人群里该病发生率正在上升。对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相关研究是动物医学界目前的科研热点,但是相关工作往往直接使用犬作为实验动物,具有价格高、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造成人身威胁等缺点,本试验尝试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模拟犬真菌性皮肤病病变以求改善相关缺点。相关研究多集中于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很少涉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本试验尝试探索在实验动物机体内免疫系统与病原的相互作用,或能对其致病机理有初步的了解。试验一:须毛癣菌皮肤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为了制作安全、方便、可靠的真菌性皮肤病实验动物模型以替代犬投入相关试验,采用在动物背部接种须毛癣菌菌悬液的方法建立了小鼠和豚鼠两种动物的须毛癣菌皮肤病模型,每间隔1d观察局部皮肤病变症状并评分,在接种真菌后第3d、第13 d、第26 d制作局部皮肤石蜡病理切片。为了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对真菌致病的影响,在接种前分别使用地塞米松和黄芪多糖作为免疫抑制剂与免疫加强剂注射动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全部豚鼠及86.7%的地塞米松组小鼠须毛癣菌再培养呈现阳性,建模成功。须毛癣菌对实验动物皮肤的侵害作用在接种真菌后13 d-17 d逐渐达到最高峰,并在之后逐渐减轻症状。豚鼠的病变症状明显而直观,症状较重,而小鼠的病变症状较浅。黄芪多糖组的感染豚鼠对比免疫抑制组豚鼠皮肤病变症状评分减少。该试验初步证明须毛癣菌实验动物模型是可行的,动物机体的免疫状态对须毛癣菌感染造成影响,感染后半个月左右为病变最严重时期。试验二:体外药敏试验和疗效试验为了确定须毛癣菌皮肤病豚鼠模型应用于抗真菌药物疗效学试验的可行性,先以棋盘微量稀释方法进行了须毛癣菌对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伊曲康唑以及后两种药物联合用药的体外药敏试验,以肉眼进行评判,再在豚鼠模型上用药进行药效学评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MIC值最低,须毛癣菌消除率最高,症状总积分减少最多,初步判定药物疗效在动物试验和体外药敏试验中基本一致,该模型可用于相关研究。试验三:相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因子为了 了解动物机体免疫系统在真菌感染后的变化情况,探究真菌皮肤病致病机理,采取须毛癣菌皮肤病模型豚鼠第3d、第13d、第26d的血液,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液总IL-10、IL-1、TNF-α、IFN-γ四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发现Th2细胞因子IL-10在感染须毛癣菌后第3d升高,提示动物机体在刚受到感染时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而Th1细胞因子IL-1、TNF-α、IFN-γ分别在第3d、第13 d和第26d达到数值高峰,提示细胞免疫系统迅速作出积极应对抵抗真菌入侵,令病情趋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