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家具文化、艺术历史悠久,自唐五代进入垂足式高型家具以来,经宋元时期的高度发展,为明代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初,苏州手工艺的精湛、海外贸易的兴起、铸铁技艺的高超为苏作明式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物质条件。到了明代中晚期,虽整个王朝已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但苏州依旧是一片欣欣向荣、歌舞升平、海内宴安之景。长期的安宁与稳定快速的经济发展,使整个苏州呈现出以儒道释理及心学为思想,以园林为境、家具为器,以琴棋书画为伴,以曲艺小说为趣的生活势态。知识渊博的文人与技艺高超的匠人密切合作,使苏作明式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达到了历史的巅峰,集文化性、艺术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成为了道器结合、由器入道、以器观道的经典范例。首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明代苏州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横向比较了苏作明式家具与广作、京作家具的区别。苏作明式家具作为多项文化组合的综合载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苏州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人文环境、手工技艺、思想观念及风俗习惯等。其次,通过对苏作明式家具常用的材料、装饰纹样进行总结,对家具中点线面装饰展现出的视觉效果、轮廓线造型等进行分析,并以常用的苏作明式桌案类家具为例,对其比例尺寸进行量化,总结出桌案类家具的比例尺寸特点及规律。同时,对苏作明式家具中具有特色的榫卯结构工艺进行了叙述与说明。从材料、装饰、造型、工艺多方面来对家具所呈现出的“据于儒,依于道,游于禅”的自然古朴、精致细腻、巧妙典雅的美学艺术进行具体阐述。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苏作明式家具有着深刻影响的香山帮传统技艺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再结合当下社会环境,提出香山帮传统技艺的发展途径。此外,通过对现今家具市场的调研分析,提出了苏作明式家具的传承途径,同时运用前期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家具设计实践,为弘扬与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