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运用,给社会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保障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与安全,如何遏制网络犯罪的蔓延和不断恶化,是信息社会所面对的现实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本文从网络犯罪概念的历史演化入手,把网络犯罪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对网络犯罪的概念给予界定。从网络犯罪的基本概念出发,具体分析网络犯罪的基本特征,即虚拟性、隐蔽性、智能性、广域性和扩散性,从而对网络犯罪进一步加深理解。通过对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在各个趋势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网络犯罪的趋利性更加明显、地下黑色产业链及犯罪组织开始成型。在各类网络安全问题当中,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巨大,对经济运行、社会管理以及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构成重大威胁,带来的损失也远远大于传统犯罪。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对网络犯罪这个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网络犯罪的成因,以及网络犯罪在立法、司法、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展开研究。由于网络犯罪已经渗透到政府、金融、商业贸易、中介服务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仅仅从单一的某个方面着手应对网络犯罪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要从单一的网络犯罪防控策略向多层次,多方位的网络犯罪防控体系转变。本文从当前国内外网络犯罪防控的现状出发,从立法防控、司法防控、管理防控、技术防控、社会防控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网络犯罪的防控体系,对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的防控模式进行了阐述,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罪前防控、罪中防控和罪后防控。立法、司法、管理、技术、社会等防控手段在不同阶段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些手段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遏制网络犯罪的最佳效果。最后,针对打击网络犯罪中所遇到的困难,结合网络犯罪防控体系的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对策。对策中计算机取证技术是配合司法手段遏制网络犯罪蔓延的重要方式。为了确定网络主体身份,我国二代身份证也可以成为证明身份的“网络通行证”的观点是一个大胆的构想,这个构想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