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传统正畸先行治疗模式(Ortho-First Approach,OFA)对比,评估骨性Ⅲ类患者手术先行(Surgery-First Approach,SFA)治疗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短期及长期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五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患者30例,其中15例行SFA治疗,另15例行OFA治疗。手术模式为上颌Lefort I型截骨,下颌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术(BSSR0),未行颏成形术。每位患者于矫治前(T0)、正颌术后一个月(T1)及矫治结束后(T2)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FH平面、MP平面、SV平面作为头影测量的基准平面。测量以下项目:气道项目:鼻咽间隙(Nph)、口咽间隙(Oph)、喉咽间隙(Hph),舌骨项目:SV-Hy、FH-Hy、Mn-Hy及从Pog到SV平面的垂直距离。分别测量SFA组及OFA组T0-T2时期以上测量项目的变化量,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治疗前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分别测量SFA组及OFA组T2-T1时期以上测量项目的变化量,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术后至矫治结束后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改变。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T0-T2时期、T2-T1时期SFA组与OFA组的上气道变化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SFA组:T0-T2时期,气道项目:Oph缩小1.52mm,P<0.05,表明治疗后口咽部气道间隙明显缩小,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Nph缩小0.32mm,Hph缩小0.88mm,P值均大于0.05,表明治疗后鼻咽及喉咽部气道的变化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缩小3.36mm,P<0.05,表明治疗后下颌骨水平向上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测量值P>0.05,表明治疗前后舌骨位置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气道项目:Oph增加1.12mm,Hph增加1.76mm,Nph增加2.20mm P值均小于0.05,表明术后上气道间隙均有一定恢复,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Hy增加2.76mm,FH-Hy增加4.60mm,SV-Pog增加3.36mm,P值均小于0.05,表明舌骨术后位置在水平及垂直向上恢复较明显,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2、OFA 组:T0-T2时期,气道项目:Oph缩小1.33 mm,P<0.05,表明治疗后口咽部气道间隙明显缩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Nph缩小1.25mm,Hph缩小0.91mm,P值均大于0.05,表明治疗后鼻咽及喉咽部气道的变化较小,无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缩小2.00mm,P<0.05,表明治疗后下颌骨水平向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气道项目:Oph增加1.16mm,Hph增加2.00mm,Nph增加2.75mm,P值均小于0.05,表明术后上气道间隙均有一定恢复,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舌骨项目:SV-pog增加1.25mm,P<0.05,表明术后下颌骨在水平向变化明显,有统计学意义;FH-Hy增加4.33mm,P<0.05,表明术后舌骨位置垂直向上恢复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3、SFA组与OFA组对比:T0-T2时期,两组上气道的变化量进行对比,两组Oph改变量的P值小于0.05,表明治疗后OFA与SFA组口咽气道间隙恢复量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余测量项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1时期,两组上气道的变化量进行对比,Nph、Oph、Hph、SV-Hy、FH-Hy、Mn-Hy、SV-Pog P值均大于0.05,表明术后两组上气道及舌骨位置恢复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性Ⅲ类患者经SFA治疗后会导致上气道间隙的缩小及舌骨位置的变化,与OFA治疗相比,SFA治疗后口咽气道间隙恢复较慢;治疗结束后两组除口咽气道间隙外,其余测量项目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